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雖然貝多芬說自己「沒有從海登那兒到一點東西」,但是貝多芬的確曾在維也納拜師海登門下。當時海登在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上的成就正是人人景仰的大師,因此貝多芬以弦樂三重奏做為日后創作弦樂四重奏的準備,他想用這些室內樂曲來證明自己是海登的學生。 莫扎特以弦樂三重奏寫成的降E大調嬉游曲是同曲式里的佳作,所以貝多芬在寫下作品第三號的三重奏也受到莫札的影響。由于弦樂三重奏的組合是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聲音的整體效果無可避免的會偏低,而貝多芬在這首作品很聰明的以雙音或二部輪奏等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的D大調小夜曲和嬉游曲有很多相似處,如:首尾樂章都是進行曲風,并在終樂章都是進行曲風,并在終樂章添加一段主題變奏。1798年完成的三首弦樂三重奏則不再有嬉游曲或小夜曲的影子,它們都有四個樂章,導奏主題由四個音符組成,這是因為貝多芬剛學過對位法,他把新學的知識放入作品里。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