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來自德國的女高音歌唱家西蒙娜·柯爾姆斯最新專輯的名稱為“意式美聲”——但并不意味著這位“巴洛克歌后”忽然轉變了演唱風格——她為這一名詞提供了自己的解讀:沒有巴洛克音樂傳統的美聲唱法是令人不可想象的?!皯{借以往對于巴洛克音樂的經驗,我對于美聲唱法的研究有著特別的興趣,也希望從巴洛克音樂的角度,為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找到新的詮釋?!?br />
西蒙娜對于意式美聲女高音歌劇曲目有著濃厚的興趣:貝里尼《諾瑪》中女主角著名的禱告唱段《女神》、多尼采蒂《夏摩尼的琳達》中的《這心靈的光芒》、羅尼西《賽密拉米德》中的《甜蜜的思緒》,最后一首歌曲則是她在萊比錫音樂學院的考試曲目。專輯還收錄了一系列鮮為前人所表演的意外之曲,如梅爾卡丹特革命性的歌劇作品《弗吉尼亞》、羅西尼系列歌劇《穆罕穆德二世》、多尼采蒂由歌德作品得來靈感的《貝蒂》、貝里尼首部舞臺作品《阿代爾松和薩爾維娜》、以及兩部為威爾第作品:根據作家席勒同名作品改編的《強盜》、記錄歷史上匈奴人領袖的《匈奴王》。西蒙娜·柯爾姆斯發現,美聲卡巴列達與巴洛克返始詠嘆調其實有著相通之處,并用這種音樂解讀吊足了聽眾們的胃口,“以巴洛克式的技巧即興演唱詠嘆調的開頭重復段落”變成一種有趣的挑戰。
西蒙娜認為,莫扎特歌劇《魔笛》中的《夜后》詠嘆調是連接巴洛克唱法與美聲唱法的橋梁?!霸谶@首歌曲中,感情豐富的復仇詠嘆調充滿巴洛克式的風情;但同時,炫技、巧妙的花腔女高音技巧又明顯地顯現了美聲唱法的方向?!?br />
為西蒙娜·柯爾姆斯伴奏的是克里斯托弗·M·穆勒指揮的德國科隆古樂合奏團。相反地,專輯的最后一首蒙特威爾第的抒情牧歌《如此甜蜜的煎熬》則是由魯特琴獨奏完成。這位早期巴洛克作曲家又與意式美聲有何關系呢?“一切早已形成——戲劇沖突、表現張力?!蔽髅赡取た聽柲匪箤懙剑骸半m然創作于近400年前,這部作品在現代看來卻毫不過時?!边@首歌同樣闡明了她專輯的副標題:從蒙特威爾第到威爾第,應有盡有。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