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我們是誰
劉歡與涂議嘉的音樂碰撞
劉歡眼中的涂議嘉
在劉歡眼中,這個還在上高中的女孩身上有著讓人難以忽視的才華,在他眼中涂議嘉難得的人才,小小年紀就創作出這么多自己的歌曲。作為老師,他愿將這塊礦石雕琢成一塊璞玉。有人稱涂議嘉為“少年天才”,劉歡更覺得涂議嘉是一個“干凈”的女孩,劉歡十分羨慕90后的熱愛音樂的年輕人,認為他們是自由的更是幸福的,從小就可以接受到來自世界的音樂。共同的愛好,使兩位“時間差”的音樂人,有了這次美好的合作。不同的經歷,使他們的音樂理念碰撞出難忘的旋律。我們是誰,這不是彷徨,更不是質疑,它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正能量。
劉歡愿為她創造更多可能
16歲的涂議嘉有著不同于同齡人的淡定和對音樂的執著,她小小年紀展現出的音樂天賦讓人驚嘆。
而這也正是她打動劉歡老師的原因之一,作為音樂人,劉歡有著許多身份。這一次,他為了這個女孩做了一次全新的嘗試——制作人。第一次以制作人的身份出現在大家的視野,整個專輯制作中,從編曲方向的制定到唱歌感受的指導再到糾正咬字發音,劉歡都耐心指導親自示范,甚至是涂議嘉錄音的話筒都是劉歡老師親自從家中拿來。不同于以往,這個女孩讓他看到更多音樂上的可能。
劉歡眼中涂議嘉的作品
在劉歡眼中,平時的涂議嘉跟普通的高中女孩沒有差別,但是她的歌卻給人感覺很不一樣。這次的合作不同于普通制作人和歌手的合作,是制作人和唱作人的合作,劉歡尊重歌手對歌的理解,鼓勵涂議嘉的原發性,并在這個基礎上把握歌曲的原本味道。做好聽、新鮮的音樂是劉歡的主旨,或許涂議嘉的風格充滿歐洲風情,但是在劉歡的把控下,避免了完全意義上的歐洲風,優美、飄忽成了歌曲的關鍵詞。
劉歡的新嘗試——制作人
第一次為他人制作專輯,劉歡選擇涂議嘉有著他自己的考量?,F今樂壇有實力的唱作人不斷涌現,也都擁有著發片制作的能力,而涂議嘉作為16歲少女唱作皆能卻只欠東風。于是,一直原為原創音樂盡一份力的劉歡毫不推辭,為了幫助同樣愛音樂的涂議嘉,為了推動原創音樂的發展,劉歡沒有絲毫猶豫,成為了涂議嘉新專輯的制作人。
音樂何止跨越了30年
90后的涂議嘉和60后的劉歡老師在《好歌曲》中相遇,因為對中古世紀多利亞小調的共同喜愛而一拍即合。這個時間跨度極大的伯樂故事最后都將被融進這一專輯的基調。但劉歡老師一直堅持尊重原創者的初衷——比起一味創新,這世界現在更需要的是真誠。
她幸運的遇到了他們
涂議嘉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和制造出的音樂魅力讓許多人為她著迷?;蛟S一路走來,作詞作曲錄demo,她小小年紀扛起了許多。但是埋頭努力許久,抬起頭她發現自己身邊已經擁有了許多跟她一起走的人,這一次,有劉歡、錄音大師Luca,有國家交響樂團弦樂隊還有國際設計大師Greg Luaren,他們集合了自己的力量,只為這個16歲女孩的魅力音樂。
她和她的未來正同臺演出
“人如其歌”?不。這不是涂議嘉和她的音樂所遵循的邏輯。離開她的音樂,她是一個不叛逆,不憤怒,有些過分積極的高中女孩,正以爆棚的能量試圖用音樂為自己的16歲做個總結。然而她的音樂,空靈又迷幻,帶著淺淺的黑暗和不扭捏的深沉。當她開口唱歌,你會產生一種幻覺:一個孩子正和十年后的自己同臺演出。
她沒有忘記集體
當“自我”的名號已鋪天蓋地淹沒了90后生人時,涂議嘉對自我的思索卻蔓延至了群體?!拔覀兪钦l”而非“我是誰”——她迷戀的是當自我與別人發生互動時的呈現。高中時代是集體力量最嚴酷的時光,而她的審視卻充滿了善意。
她正忙著和音樂早戀
對愛情的幻想,對自我存在的思索,對應試制度的不滿……涂議嘉的16歲是任何時代都成立的青春。然而她將自己所有的萌動和沖動都化解在已然成熟和包容的音樂中,正因如此,她才更顯單純和孩子氣。她是一個老師無需擔心的高中生,許多人的青春在早戀中得到了釋放,而她,正忙著和自己的音樂早戀。
【歌曲介紹】
我們是誰
這首歌的歌詞是受朦朧詩的啟發,我寫的時候希望每個人讀完都會有自己的理解。這首歌和蒲公英在飛是同時期寫的,也是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和一個自我尋找的過程。我們到底是誰?這不止是青春期的困惑吧。
陶瓷的心
身邊有些年輕的中國孩子現在都喜歡日韓或歐美的文化,而忽略了自己名族的文化。但是身為中國人,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文化別人也不會尊重你。這首歌是希望90、00后新一代中國人重視自己的文化,不要讓它丟失了。
Still Alive (還活著)
這首歌以惡魔的角度,諷刺了人類的貪婪、沖動、癡呆、與傲慢等惡性。同時惡魔也是自大、可笑和卑鄙的。魔鬼說:“不管“善良”消滅過“邪惡”多少次,“邪惡”還是會冒出來的,這是為什么呢?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