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陳銳是當今古典樂壇眾所矚目的新生代小提琴演奏家。1989年出生于臺灣、成長于澳洲,4歲開始習琴,15歲進入柯蒂斯音樂學院就讀,師從小提琴名家Aaron Rosand,是2009年伊麗莎白小提琴大賽以及2008年梅紐因國際小提琴大賽的雙冠王。當年梅紐因大賽評審、小提琴家文格洛夫以驚為天人來形容陳銳,特別邀請他到莫斯科與他所帶領的馬林斯基管弦樂團一起演出,并擔任下一屆梅紐因國際小提琴大賽開場協奏曲的獨奏家。
為了這張首次加盟索尼音樂的個人大碟,陳銳竭盡心思地挑選能夠展現小提琴演奏極致的曲目,來呈現他精湛的天賦與勤奮的成果:塔替尼的傳世經典名曲《魔鬼的顫音》、巴赫最著名、技巧、內涵、心智與體力上最艱深的空前杰作——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的恰空舞曲、維尼亞夫斯基的《傳奇曲》、《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寫的原創主題變奏曲》、以及弗蘭克膾炙人口、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寫的A大調奏鳴曲。同時,陳銳所使用的,是日本音樂基金會所贊助的1708年制的“Huggins”史特拉底瓦利名琴,以及贏得2009青年藝術家國際試演競賽首獎的獎勵-使用1721年制的“Macmillan”史特拉底瓦利名琴。
陳銳表示:“這些曲子不僅貫穿小提琴音樂300多年來發展史上的藝術極致,同時也代表著我”?!赌Ч淼念澮簟飞衩囟A麗、前衛又超技的前奏,仿佛像是一場音樂會的開場白。每當演奏此曲,陳銳的腦海中總是會想起這首曲子背后創作的傳說:一個精靈出現在塔替尼的夢中譜出優美的旋律,最后再現出魔鬼的本貌。這首集優美與超技、簡直不可思議的旋律,塔替尼不愿相信這么邪惡的詛咒對小提琴音樂的蒙塵,夢醒后馬上振筆急書,寫下所有能記得的音符,完成了這首傳世的小提琴經典,但是這首曲子創作過程中的繪聲繪影,卻給了塔替尼抑郁的余生。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陳銳說:“別跟魔鬼談條件或是斗琴,醒來就好?!?br />
接下來的曲子則是對比相反、被陳銳昵稱為“靈魂凈化機"的巴赫的恰空舞曲。巴赫以虔誠的心寫曲,以表人類的謙恭與渺小,此曲雖為其6首無伴奏組曲的其中一小部分,但它光芒萬丈的曲式,經常被單獨演奏。陳銳不溫不火、細膩沉穩的演奏,不禁讓人想起老大師歐伊斯特拉夫與米爾斯坦的再現,此曲絕對是本專輯的重點。
將全部人生的心力灌注在音樂當中,同時兼顧演奏者與聽眾的波蘭籍小提琴家與作曲家維尼亞斯基是陳銳的最愛。陳銳8歲時就以《傳奇曲》參加布里斯班的音樂比賽,每回演奏此曲都會被曲目中濃濃的鄉愁所感動,得心應手的程度,就像在每個音符上都有著他最愛吃的奶油泡芙一樣;《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寫的原創主題變奏曲》是陳銳年紀稍大時、在手指把位成熟到一定程度時,全力練習的超高難度曲目,演奏時擠弦、滑奏的沖擊力道經常把指板練得嘎嘎作響。
弗蘭克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寫的A大調奏鳴曲也是陳銳最鐘愛的曲子之一,而且有著莊嚴而神圣的意義。這是弗蘭克當年獻給比利時籍的小提琴大師伊薩伊(1858-1931)當作結婚的禮物,并且在每一個樂章訴說著他過去、現在與未來人生每一個階段的態度與祝福,一首曲子,細膩地刻畫出人生的點點滴滴。而陳銳2009年所贏得的伊麗莎白皇后國際小提琴大賽,也是與紀念伊薩伊有關。
陳銳的選曲心思、曲目之間起承轉合的安排,有著超乎想象的概念完整性與共鳴感,讓人衷心期待與祝福這位小提琴界最令人期待的新星與華人之光。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