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在上一個拾伍年拼勁全力
在下一個拾伍年堅持不放棄
在前一個循環中釋放自己
在下一個循環中不斷超越前行
值得被反復聆聽的音樂
這是羽泉的第九張原創專輯
再生 - 是指生物體對失去的結構重新自我修復和替代的過程。
一個成軍十五年的組合,被冠以“國民組合”的稱號。在內地的流行樂壇,“羽泉”這兩個字就這樣一不小心的成為了傳奇。在一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速度是決勝的基礎,特別是對于藝人產品來說,“快、狠、準”是基本的要求。作品更迭速度要快、作品內容要狠、作品定位要精準,簡單來說四個字:順勢而為。但就在這樣的時代訴求之下,距離羽泉上一張原創專輯《@自己》已經過去了兩年。
兩年,一個創作組合并未在原創作品上有所突破,其實并不單單是創作靈感的問題。按全新數字音樂模式打造第八張專輯《@自己》并未獲得絕對的成功,因此走到“第九張原創專輯”這個岔路口的時候,羽泉的音樂作品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在這個充斥著潮流舞曲和惡俗情歌的當下,羽泉是應該絕對“追隨流行”亦或是“逆流而上”保持自我?這是哥倆十五年來第一次在專輯創作之初就在不斷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反復推敲之下,保持羽泉“向上、堅持、創新”的精神內核;向外尋求更多更優秀的音樂人的幫助;放低自己找回做音樂的初心……哥倆為短暫迷失的“羽泉”找到了回家并且再出發的路,這就是暌違兩年的第九張原創專輯 --- 《再生》。
【再生-向上的態度】
你如何定義羽泉?如果在路上隨機采訪的話,相信十之八九的人會說:羽泉就是一個陽光、積極、向上,唱《最美》的那個組合。其實十五年過去了,一組藝人產品依然保持著同樣的公眾認知,從根兒上來說這個定位就是非常精準的,至少“陽光、積極、向上”幾個詞經過了十五年歲月的洗禮依舊很明晰。
這張《再生》專輯里,這樣“向上的態度”依然是羽泉音樂屬性的基礎,但這里所謂的“向上”已經不再是年少輕狂、無所顧忌的行為,而是兩個男人在歷經風雨之后,拿捏有度的那份心態??v然生活有再多讓你無可奈何的現實,可依舊抱有對未來的信心。這份豁達是經過思考的,正如“羽泉”這個組合一樣,起起伏伏、跌跌撞撞,但十五年過去依然沒有忘記對音樂的初心。
為了好好活累得快要死去。為了填滿自己變空虛。
終于得到那些想要的東西。然而容易忘記要珍惜。
我想你一定知道。
為了好好活不能累得死去。努力填滿自己不空虛。
就能得到那些想要的東西。用心體會一定要珍惜。
你一定能做到。
—— 《如果你知道》
【再生-堅持的信念】
再好的心態也只有變為行動,才是真正的高情商。從滾石到華誼音樂再到自立門戶的巨匠娛樂,哥倆從公司的簽約藝人變為老板,從團隊帶著哥倆工作,到現階段哥倆時不時要充當團隊的知心大哥。能夠完全駕馭住這種角色的轉變,充分證明這兩個人至少是情商分數還不錯的人。正是因為兩個人各自的信念感超強,也影響了“羽泉”這個組合的心態,“向上”是心態,“堅持”是組合的動力。通常,對待“低谷”的心態決定了你在“高點”停留的時長。羽泉對待“低谷”的心態就是堅持,這份堅持絕不是尖銳生猛的對抗,而是在泰然處之的表象之下,不斷挖掘新的機會,主動找到回歸高點的路。
《我是歌手》欄目在眾目睽睽之下把羽泉再次推到了命運的“高點”,接踵而來的商業機會最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對于十五年的組合來說,行業經驗以及平和心態再一次讓他們沒有“順勢而為”,而是用更為嚴苛的態度篩選工作類型,預留充分的時間來準備新專輯。在重唱集《拾伍》中有過合作的鐮田老師此次擔任了整張專輯的制作人,并且集結了全世界各地優秀的音樂家參與到專輯的制作過程中。從前期的選曲開始就與之前的專輯制作大不相同,哥倆跟制作人一起從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首demo中挑選出了幾首適合羽泉的作品,并且開始前期編曲工作。每一個旋律段落的呈現方式,哥倆都與制作人進行了反復探討。而在日本錄音的十天里,哥倆完全回歸到成軍之初的心態。倆人徹夜修改歌詞、練習演唱,對于每一句演唱的情緒起伏都有十分細致的討論。甚至于在有些唱段,哥倆還準備了幾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供制作人挑選。哥倆放下了十五年來對音樂制作和詮釋的習慣,大膽采納制作人以及其他音樂家的多方意見,以求從歌曲演繹上為羽泉的音樂氣質找到更為新鮮的聽覺感受。
有一雙手,無形中推著我,一路向前沖。
有汗水裝點過的每段奮斗,才算擁有。
你的鼓勵,一直給我勇氣,讓我不放棄。
把傷痛全力揮灑得酣暢淋漓,才算經歷。
堅守一份真正的熱愛,揮灑屬于我自己的精彩,
投身在茫茫的人海,來一場澎湃。
堅守一份真正的熱愛,綻放生命中平凡的精彩,
未來就是每個現在,現在!未來!
—— 《平凡的精彩》
【再生-創新的精神】
聽覺上的創新始終是感受上的,并不能保證將其準確的傳達到每一雙聽歌的耳朵,因此在形式上的創新就顯得頗為重要。唱片銷量差到超乎想象,傳統唱片公司紛紛尋求轉型,而每年都有所謂的年度金曲出爐,充分證明消費市場對音樂本身是有需求的,只不過唱片本身這個產品形態是有問題的,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花錢做出來的專輯到底要怎么賣?這是哥倆和團隊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智能手機的普及讓音樂跟消費者幾乎沒有距離,只要有聽歌習慣的人,隨便打開任意一個手機軟件就可以有海量的流行歌可以欣賞。在海量的歌曲里面如何讓消費者選擇羽泉的歌曲?這是哥倆和團隊思考的第二個問題。音樂是智慧財產,它應該有更高的附加價值。對于哥倆來說,一片CD早已不能承載他們對于音樂行業本身的理解,一個從包裝到介質到內容均有創新的產品,才是羽泉這個音樂品牌企圖轉型成商業品牌的關鍵。
承載音樂的介質需要變化,意味著要挑戰消費者的聽歌習慣。在羽泉看來,所謂創新一定不是挑戰常理的天馬行空,而是建立在可實現基礎上增光添彩?!鞍岩魳贩胚MU盤”里是羽泉多年以前的愿望,電子科技的發展,移動存儲設備越來越發達,空間和時間對于人類行動力的限制越來越小,一張必須要搭配CD機才能欣賞的專輯在這些年就顯得有些笨重了。第九張專輯,既然在音樂的表現上都已經開始大膽創新,那何不在形式上也玩兒一把?,F在跟幾年前比起來,“把音樂放進U盤”這個想法更好實現,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則完全取決于如何售賣這個產品。對于“羽泉”來說,《再生》在音樂屬性上是一張絕對精致的原創專輯,但在產品形式上卻是一個設計精美的移動存儲設備。這個造型卡通、包裝用心的U盤產品,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對獲取羽泉全新歌曲的需要,同時也能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可循環使用的潮流單品。
一座山的未知需要,多少次的攀?一條路的坎坷過后,多少會有平坦。
在這浮夸的世界里,找個夢為伴,絕不讓這一段旅程,留下遺憾。
就在逆境中前行,我們笑得多燦爛。
世界都在看。
—— 《世界都在看》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