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感應》專輯—— 清新英倫氣息、爽朗秋日暖陽,一派悠然自得。
這張專輯的聲音角色很豐富,黎明的表現可圈可點,可能是為很多歌曲的素材都很貼合他的現實生活吧?!兑环饨o朋友的信》所顯示出來的清唱功力令人驚喜,值得一贊。
仔細聽聽當年的假音和現在發聲方式明顯不同。以前的是有點啞啞的,放不開,音質不穩,唱輕松節奏快的歌就會有點怪?,F在徹底改變了發聲的部位與方法,出來的音色變得清晰、明亮許多,尤其是“為何盲目再走”,“走”得多漂亮!
總得來說《感應》是一張非常潮流化的專集,傳統流行樂旋律+變化多端的英式舞曲節奏+吉他Band Sound--雷頌德旗幟鮮明的個人風成為當時香港歌壇最受歡迎的主流樂風,成功地改造了萎靡不振的港式偶像情歌,揭開香港流行的新一頁。
盡管從未去過英國、未曾親身感受過倫敦的濃郁人文氣息與那遍地的黃葉,卻執拗于英倫搖滾的節奏,無論是清朗還是冷冽。亦總覺得玩英倫搖滾的阿Mark才是最精彩的。流暢奔騰的旋律、獨具匠心的編排,無論是當初那個嬌嬈冷艷的Karen Mok、清新爽朗的Dry、清朗俊逸的黎明還是堅強得很有味道的盧巧音,皆醒目得令人愛不釋。只是Dry已解散、Karen另投別愛、Leon的專集亦自《非我莫屬》后再難覓“佳人”芳蹤。失落之際意外地竟讓我在Candy Lo的《賞味人生》中尋回當天那個“大細路”,雖不稱得上十分精彩、雖還是商業流行,但亦總算叫一嘗心愿”,結果又樂癲癲了半天。
我走來走去--
Folk Rock糅合Trip Hop節奏。整首歌的旋律很簡單,一如歌詞其實都只是重復那兩句,但卻在Keyboard 、Bass及和音合成下輕松暢快得令你忍不住搖頭擺腦“Na Na Na”地跟著哼。一個非常出色的引子。
感應--
鋼琴彈奏Intor暗示旋律的伏線,仿弦樂從前段的和緩到副歌的激昂遞進,整個旋律很有層次感。后半段非常大量的和音編寫和合成音效帶出歌曲溫暖的特質和氣勢,效果顯著。無論是編曲還是MV都很有秋風和日下歐洲清朗的味道,舒服愜意。
懺悔者--
前奏冷冽中挾帶著世紀末的詭譎色彩,鳴叫的失真吉他蘊涵著強大的爆發力與撼動,聽覺上的疏離感明白昭告:不要奢望,這不是一首溫情的作品。
“別在我耳邊 又演說多一遍 話反轉再反轉 一切亦無變 別為了掩飾 又親吻我的臉 務使我會心軟 不再能判斷”電氣化的嗓音冷冷逸出,冷漠得不再需要任何絲毫的偽裝。聲音表情到位、精準,穿透性強,極富張力。
“別問我此刻 是否暗中嗟怨 若真相說出了 可有緣再見 別像說告解 望寬恕的聲線 或許沒有欺騙 都似曾計算” 潘源良的詞直白得幾近刻薄,但卻不會招致厭惡。畢竟“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惡之處”這個道理大家都不難明白。與其半死不活的死纏爛打,倒不如一次過斷個干干凈凈,從此各自飄零、孤身上路又好,另覓新愛亦都好,總算得上是有個了斷。這首詞可算是潘源良“愛情救贖論”的一個剪影。
雜念--
標準的Britpop節奏,穿梭的太空電子、又重又碎的節奏鼓、濃烈叫囂的電子吉他、一種又濕又冷的感覺撲面而來。林夕將綺麗情色寫得很抽象、隱晦,宛如一幅冷艷的西洋抽象畫,但卻將都市人身陷情網的那種心神不寧、焦躁不安刻畫得入木三分。
開放--
典型雷頌德式編配使R&B節拍另有一番和暖輕松的味道。unplug帶點戲謔的唱腔,清清朗朗、悠然舒服。很多fans都將這段歌詞當作Leon自己的心聲剖白,尤其當看到那孩子般的溫暖笑靨再度燦爛于他臉上的時候,倍覺欣慰。這首歌當年還拿了不知道哪個電臺(新城?)頒的年度最佳原創民歌獎。
原來戀愛--
南美氣息的歡快節奏。前段簡單清新的尼龍木吉他伴奏,欲言又止的心情,有點初涉愛河的羞澀、雀躍和興奮。終于壓抑不住想沖著天空高喊:“我愛你!”的傻勁,想向全世界炫耀此刻多么幸福的沖動。這份全世界都因戀愛而變得美麗的心情,“連連遮蓋但確實想散開 宣布戀愛”。
時間 時間--
這首歌的編曲有很多帶有小趣味的地方:前奏綺麗的中東風情、急促的加勒比打擊樂、機械的步操聲再加上整齊的Guitarline,一切都那么的不搭界,配合起來卻不顯突兀。黎明的聲音穿過Filter,出奇地搶耳。這首詞有點《微風之前(離別之后)》的影子,一篇短詩般,簡單的文字淺藏著一些生活的哲學。
一封給朋友的信--
木吉他、口琴——Folk Music的傳統配器,質樸得就如歌中那份深厚情誼。在這個連感動都講求技巧的世界,你又能找到多少真正的慰藉和依靠?天恩,一個工作上并肩作戰多年的老朋友,在這曲旋律高低起伏間又蘊藏了多少的愛與關懷。男人間的惺惺相識、患難與共總閃耀出一份圣潔的光芒。子泉、阿Joe、阿Mark、B仔、天恩……,黎明何其有幸擁有這一幫好朋友。
歌曲中段剪輯了些人聲與酒吧的聲效入樂,更添一份Lounge Music的即興浪漫,加分。
過來人--
Keyboard彈奏很流暢動聽??桃鈮旱偷纳ひ?,不細膩的感情收放非常配合歌曲所要表達的韻味;若過分修飾圓滑反而會適得其反,糟蹋了。這首詞其實個人挺偏愛。開首兩句很精警,而“就當必須參加這冷酷的紀念儀式 以后將當中的感覺累積兌換回憶 來回憶” “我也試過暗戀 極混雜味道 寂寞又愉快 接近自豪 我也試過錯愛 像入夜后負傷匆匆趕路 艱苦也焦躁”則將幾種“愛”與“痛”描寫得很到肉,儼然有點參透出世的味道。沒有華麗溫情的撫慰,有的是以過來人身份細訴情路上的“苦”與“痛”及重生后的概嘆感悟,令聽歌的人更有共鳴。當中“可有戀愛永久燦爛 同樣也不會注定永久暗淡 不必嗟嘆 挫折有限”一句更不知不覺成為我安慰好友或自我鼓勵的口頭禪。一首很值得再三細味的作品。
你是誰--
一首雖略欠新意但依然動聽感的傷感情歌。此類作品黎明無論在唱腔上或感情色彩上的拿捏都已經是熟練非常,偶爾還有點嫌他太專業了。 潘源良始終不改其纏綿的本色,又再哀怨凄美得一塌糊涂。唐亦聰這個熟悉的名字雖然在還活躍于HK的recording studio里,但在黎明的專輯里已找不到好久了;吳子良更像是消失了蹤影;倒是Leo Chan卻過檔到了Sony,呵,人生何處不相逢。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