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南編輯部》出品 “當幸福來敲門”專欄首彈
吃貨幸福主題曲《珍珠奶茶》
半糖少冰最可口 自定義你專屬的甜度
幸福指南 2019 概念限定北京演唱會
線下限定,一期一會,打造自定義歌單演唱會
品冠的“后幸福時代”,人生標準自定義,幸福無需代言人
2019 新專輯《幸福指南編輯部》出品 吃貨幸福主題曲《珍珠奶茶》
品冠一路走來,用音樂講述幸福的模樣,堅定人們對幸福的信心。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品冠有機會唱了許多影視作品的男主角主題曲,儼然男主角心聲代言人。這讓他體會到,其實這個時代有那么多故事,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已經有了自己對幸福的理解。這個時代的幸福和成功一樣,都沒有了所謂標準,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也就是自己對幸福的標準。這是一個人生可以自定義的時代。品冠稱之為“后幸福時代”,覺得幸福不需要代言人。懂得尊重不同的選擇,才是真的暖。
在概念主題曲《幸福指南》上線的同時,公布了專輯的自定義歌單、九大幸福主題曲:告白的幸福(《你愿不愿意》)、認定的幸福(《My LOVE》)和吃貨的幸福(《珍珠奶茶》)、遺憾的幸福(《上海站》)、去你的幸福(《最佳前任》)和虐戀的幸福(《暗戀美學》)、單身的幸福(《1111》)、真實的幸福(《線下限定》)和自我的幸福(《投己所好》)。
很多朋友看完歌單,都覺得《珍珠奶茶》這首歌名十分有趣,也特別好奇。第二首緊接著上線的便是這首吃貨幸福主題曲《珍珠奶茶》。吃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是最簡單的幸福。就像品冠的音樂一樣,無論多傷心難過的時候,好吃的東西永遠是好吃的,擁有治愈人心的力量。所以港劇里的主人公一不高興就下面吃,《都挺好》里的明玉也是不開心就去下館子??茖W實驗也證實了,甜蜜的食物和碳水化合物會讓人的情緒變得高興起來。而品冠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很熱愛美食的人,在所有讓人感到幸福的食物里,品冠選擇了《珍珠奶茶》來代表吃貨的幸福,是因為一方面珍珠奶茶近幾年真的很受大家歡迎,另一方面,珍珠奶茶可以自定義甜度、冰度等,可以說是可以完全按照個人口味定制,這種每個人根據自己喜好定義的食物,也是自定義幸福的一個最確切的延伸。
《珍珠奶茶》的曲作者和編曲,是來自芬蘭的兩位音樂人Jan Christer Hy?ty 和 Teemu Lillrank,由品冠長期合作的制作人羅宇軒老師制作。曲風自然輕松,輕快活潑的律動,就像一顆顆帶著甜味的珍珠在口腔里彈來彈去。編曲里特別加入了口哨等元素,可以說是聽得到的幸??诟?。品冠說自己唱了一首讓人一聽就開心的歌,就像珍珠奶茶讓人一喝就開心。歌詞把珍珠奶茶作比喻,一見到自己喜歡的人也是開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有人喜歡喝咖啡配油條,有人喜歡啤酒配炸雞,有人喜歡肥宅快樂水配西紅柿炒雞蛋,而你也可以就是偏偏喜歡珍珠奶茶配西冷牛排,所以就算那個自己喜歡的人可能在別人眼里是怪咖,但自己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口味,那個人就是自己的專屬幸福甜度。
三大幸福專欄,九名特約撰稿,“當幸福來敲門”專欄音樂故事首彈
2019 概念限定北京演唱會《幸福指南》 線下限定,一期一會
專輯內每一首歌,除了主題概念曲《幸福指南》外,都是一個故事,有著不同的關于幸福的詮釋角度,每一首歌的主人公,對于幸福都有自己的定義。根據每一首歌的精神內核,九首歌每三首在專輯內設有一個專欄:“當幸福來敲門”、 “幸福B-Side”、 “幸福自定義”。為此設定,企劃團隊特別邀請了9位優秀的撰稿人,來為這九首歌撰寫歌曲相對應的故事。而隨著“當幸福來敲門”專欄(開,還是不開,是個問題。門外的幸福,是你想要的嗎?)里的《珍珠奶茶》上線,第一個故事作為首彈,也隨之發表。故事的作者為90后自媒體寫手林鳥鳥,她從一個角度描述了《珍珠奶茶》的愛情故事。
2019年概念限定北京演唱會作為《幸福指南編輯部》的出品,就叫《幸福指南》。演唱會主體概念和段落劃分,都與專輯一一對應。為此,金曲獎的視覺御用源活導演團隊采用了品冠這么多次演唱會都沒嘗試過的一種舞臺設計模式,讓音樂故事感在舞臺上更容易表現出來。音樂本來就不該只有在線上用手機或者電腦來聽的模式,沒有線下的演出現場,就無法形成享受音樂的完整閉環。甚至對品冠來說,現場的音樂才最有魅力,他也是最享受現場演唱的過程,為了這個設定,這一次專輯制作和演唱會籌備的過程中,品冠特別嘗試了一些比較適合現場氣氛的節奏性比較強的歌。品冠笑說,那可以真的是線下限定,一期一會,期待大家看到一些新的定義和自我。
自定義人生歌單,自定義幸福指南。
“當幸福來敲門”音樂故事專欄
珍珠奶茶 執筆:林鳥鳥
90后自媒體寫手 / 知名娛樂公眾號“一點也不八卦的show一點”主筆人
(A)
我是一個很無聊的人。
缺乏興趣,缺乏愛好,缺乏運動,缺乏梗缺乏料。
總之,人生的一系列周邊,我都挺缺乏的。
鞋就是鞋,動機是不能不穿;剪頭發就是剪頭發,動機是總不能太長;游戲就是電腦自帶,動機……我倒是還沒無聊到玩掃雷的地步。
要說唯一那一點心頭好,說出來反倒能加重我的無趣程度——我喜歡喝奶茶。
小時候,我媽考駕照,同一輛車上,有個阿姨是飲料店的供應商。
一起考駕照什么概念?患難兄弟了。
所以他們老聚餐,聚得越多,我媽往家里搬的東西也就越多:淀粉、布丁粉、奶油、椰果、紅茶、牛奶……這助我在小學跳蚤市場成為熱門店鋪,一舉拿下“愛心天使”小獎狀,以及,開始研究紅茶煮牛奶。
紅茶放多了,會苦;牛奶放多了,我會吐。
這之間的比例很微妙,煮十次只有大概兩次能達到平衡。但就算是那兩次里,我還是覺得少了點什么。
直到我作為患難兄弟家屬一起去那位阿姨家里玩,她在她設備齊全的廚房給我煮了一壺飲料店正版,我11歲的無聊人生才出現第一項明確喜好。
坂田銀時進了甜品店,神樂咬到醋昆布,我掉進了珍珠海。
長大后每次辦公室點奶茶,都會有同事抱怨店家給太多,奶茶喝完了剩下三四層黑溜溜的珍珠黏糊在杯底,浪費又不美觀,還有借固體體積省液體容量的嫌疑。
也只有這種時候,我在公司才有點存在感——那個點雙份珍珠十分糖的奇葩。
我是不介意的,現代人的奶茶口味其實很私密,前臺的小韓愛喝奶霜紅豆奶茶,她不知道這構成了運營部小喻吐槽她的最大理由:“她怎么不直接灌糖?”當然了,小喻也被她領導定性為做作:“奶茶喝無糖,那你怎么不去酒吧喝牛奶?”
一開始我也會在心中腹誹。高中那會兒奶茶店突然流行起爆爆蛋,我想破了頭也不明白這種談不上刺激又委實沒有味道的東西到底憑什么來和珍珠爭奶茶屆的一番。后來奶茶變成了飲料界的一番,什么芋圓奶蓋冰淇淋全都冒出來了,一個個氣過來太累了,我也就放下了這無聊的怨念。
但是昨天,小喻說她發現一家新店。
那家店沒有珍珠。
“好健康喔!”她說。
“做作!”我在工位上發出了300分貝的腦電波,精神上進入時速90碼的暴走。
沒錯是超速了,不然我也不會寫這封投訴信,超速和投訴都是人生第一次,感覺還蠻好的。希望貴店明白,我不是找茬的人,我是真的感覺到了被冒犯。
珍珠奶茶珍珠奶茶,就算縮寫都是珍奶,你可以不放,但不能沒有啊。沒有珍珠的奶茶店就好像是沒有猩猩的動物園,就算你從小到大看厭了也總有沒看過的小朋友,或者來一趟只為了猩猩的大朋友,你這是樂趣剝奪,是無視小朋友的感受,是制造大朋友的陰霾。望貴店進行整改,需要的話我還可以幫忙聯系供應商。
以上。
(B)
“百科上說,珍珠又名珍珠粉圓,主要原料是木薯淀粉……每杯加5%到10%?!?br />
第三封。
他好可愛。
其實我對珍珠沒有任何意見,是它背叛我在先——喝了25年,說過敏就過敏,用他的邏輯,我一定是劈腿去喝過爆爆蛋了。
天地良心,遵紀守法一輩子,我做過最奇怪的事就是收他的投訴信了好不好。
開奶茶店呢,每天都能碰到各式各樣的點單要求。有所謂的網紅喝法、最省錢攻略、超健康搭配……隔壁美容店的阿水每次都要求放三塊冰,但其實我次次手滑成四塊;對面幼兒園的林老師嗜甜但討厭奶,于是每天來我這兒喝阿華田;附近寫字樓上班的小喻永遠在減肥,點什么都是無糖,順便會幫同事打包幾杯帶走。
小喻講話總是眉飛色舞的,她第二次來就和我描述了她們公司一個技術在得知有家奶茶店不賣珍珠之后的精彩反應——“感覺全世界的雷都劈到他頭上了,板寸都立得更直了一點,噼里啪啦打字打了一下午,懷疑是找工商局投訴去了。誒你可要當心啊哈哈哈哈哈?!?br />
就這小學周記水平,他也就在我這兒能翻出浪來。
寫到第三封,他差不多快把自己平平無奇的一生交代完了,字里行間透露著一種“發現自己在干一件很無聊的事但停下來就是承認了”的硬撐。
正想著怎么說服他撐下去,對面幼兒園放學了,他穿過一把把小紅傘,拿著第四封,踏進我店里。
淋了點小雨,板寸看上去軟軟的,“不得不穿”的鞋也不丑,看上去是打了兩天腹稿的樣子。
我仗著自己已經連他小學QQ名都知道了,有恃無恐地盯著他,果然,“叛逆の我”什么都還沒說呢,臉就叛逆地高溫預警了。
怕他一口氣把自己憋死,我先開的口:“雙份珍珠十分糖?”
“……有珍珠?”
“你點就有?!?/div>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