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筆者:為什么叫《自由路66號》?
胡松:我出生長大的地方叫“自由路”,但我家是92號。
筆者:那66號呢?
胡松:是我們摩托穿越的美國66號公路。
筆者:那你是把它們結合在一起了?為什么?
胡松:對。夢想與精神還有現實的混合吧…
像是胡松騎行66的沉思。4406公里,10天車程,騎行在2016年的美國66號公路上,倏忽間時空扭曲,次元置換,炙熱的水泥地翻出黃土,泛黃的路牌上寫著“自由路”。
如今,夜叉攜新專輯第二支單曲《自由路66號》(先行版)呼嘯而來,它的純器樂版曾以Demo的形式于去年發布,并且被用作樂隊“美國66號公路騎行紀錄片”預告的背景音樂。作為對等待了兩年的紀錄片、三年的新專輯、六年的巡演的三重預熱,被歌詞所豐滿的《自由路66號》,也同時蘊含了三重意義。它既是胡松本人的思考,又代表了rocker們對搖滾之路的內心獨白。
在字面意義上,“自由路66號”是對66號公路的描述,一望無垠的寬廣公路,承載著搖滾音樂、機車文化與公路精神三者的共性——自由與釋放,66因此象征了自由,是一條自由之路。
第二重含義來源于“自由路”本身,這三個字是胡松出生長大的那條路之名字,在那段泛黃的時光里,那個地方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孕育著中國搖滾樂的一塊重要歷史拼圖。它是夜叉最初開始的地方,因而時刻提醒著胡松搖滾之路的初衷,這也是為什么在《暗流》半佛半魔的轉變之后,夜叉又回歸為那個怒吼的夜叉。這是自由路對夜叉“冷卻的熱血”和“逝去的力量”的再度喚醒。搖滾的夢想早已不僅僅屬于夜叉自己,也屬于聽夜叉的人們,而自由路是記憶中支撐夜叉繼續堅持夢想的閃爍之光。
深層含義里,66號公路僅僅是一個結合了夜叉搖滾歷程的精神符號,它是一個載體和一個契機,其實質與內核是為了引出對搖滾這條路的深層思考。這條與66號一樣“漫漫無盡頭”的道路,是“希望的路”抑或是“逃亡的路”,是叛逆之人的自我救贖與皈依、解脫與釋放,抑或是崖邊之人對現實社會的逃避和對虛無的追尋,是繼續斗爭,還是“江湖之遠”,這是搖滾音樂人內心的思考與獨白,它真實而發人深省。
《自由路66號》用極其“硬”的編曲,爆裂密集的鼓點與仿若機車車輪摩擦水泥地般的失真吉他riff,對抗歌詞中的茫然和游思。因此它是彷徨而又堅定的,彷徨在對人生和生命這一終極命題的哲學思考永遠沒有盡頭,堅定在夜叉永遠是那個樂迷們所信仰的夜叉,他們對過往“并不在意”,但他們會在這條“不歸之路”上依然堅定,“依然在歌唱”。
樂隊2018全新大碟|我即是神|全國巡演預售票熱賣中~~~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