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蘇陽新單曲《河水南流》:沒有盡頭的河水 沒有盡頭的鄉愁
近日,有著文化歌者之稱的民謠搖滾音樂家蘇陽,發布了新單曲《河水南流》,這是繼上一張專輯《像草一樣》之后,歷經七年的積淀,蘇陽首度獻上的一首新作。
2014年,蘇陽簽約摩登天空,如今已經四年有余。對作品有著苛刻要求的他,在這期間始終沒有公開發布新的作品,但他卻通過一次次的演出積淀,思考著音樂上的突破以及和藝術的跨界表達與立體展示。這些年的數場降噪演出,“一席”年度盛典的“年度表演獎”,以及從去年開始、并仍在進行中的集合了現代音樂、繪畫、影像、動畫等多樣式的藝術媒介與一體的多媒體跨界計劃“黃河今流”……這一切,在突出著蘇陽那文化歌者的身份的同時,也提供了諸多新的創作靈感與契機。
這次發布的《河水南流》,稱得上是蘇陽數年積淀的結果,也是將在不久后面世的蘇陽新專輯中的主打曲目,這首7分鐘的作品,在蘇陽那標簽式的西北風韻浸染下的“民謠+搖滾”的鏗鏘曲風之外,又呈現了很多與以往不盡相同的全新探索。
全曲由具有空間感的電子音效開場,將近一分鐘的前奏里,充滿了許多耐人尋味的細節:除了那些略顯陌生的電子元素之外,FUNK味道濃郁的節奏、干凈清冽的箱琴音色,這些在傳統樂迷的認知中完全不相干的元素,被統合在一起,突破與創新的努力和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當“河水向南流”唱起,蘇陽那標志性的蒼茫蕩氣的聲音,開始在耳邊回響。三段主歌過后,歌曲就漸漸進入高潮,和聲、標志性的嗩吶……這些熟悉的元素開始碰撞、聚合,電吉他、貝司、打擊樂、箱琴、嗩吶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民族FUSION的大交響之聲,這聲音中有著飽滿的熱情、有著清冽的思考,有著豪邁的胸襟……尾聲則由嗩吶收尾,在悠揚回蕩的曲調中,這出大交響劃上了尾音。
如果說音樂上《河水南流》是在蘇陽那標志性的民謠搖滾之聲之外探求著新元素融合的突破,那么從意蘊上,它則是傳統式古典式的。從表面上看,河水,即是黃河之水,那條為人熟知的被稱頌為母親的河流。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它,自西向東南,流入渤海。但《河水南流》中的河,可以看作是一種鄉愁,一種時間、空間中漂泊的愁緒。飛過天空的鳥,如今“找不到它昨天的枝頭”;在河水的湍流下,諸般愛恨,“都隨著流水漂,不停留”,在這里《河水南流》運用了民間的修辭手法,借“河水”這一象征物,吟詠著時間、空間中交織的起落離合。它沒有浮夸虛飾的旋律,也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充滿著情感的力量。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些世代在蒼瘠溝壑間行走、在黃河浪尖上揮筏的西北漢子們,在勞動、游徙中的真實感懷。
《河水南流》的演奏班底,也頗為強大,HAYA的電子樂手Eric Lattanzio承擔了作品中的電子音效部分,在電子元素已經被廣泛運用的今天,蘇陽也嘗試著用更豐富的音色來表達;老牌樂隊“舌頭”的鼓手文烽,作為民樂樂手出身,他與蘇陽在音樂中共識頗多,這次在作品中擔任了打擊樂的部分;而嗩吶陳力寶,則是蘇陽的老搭檔,他那標志性的聲音讓人過目難忘。
“黃河沿的土地,一直在變遷,歌聲也會變化,昨天在農村,今天就是城市,我們的腳步,也不會停下……從“黃河今流”到“河水南流”,蘇陽始終沒有停下自己腳步。沒有盡頭的河水,在大自然力量推動下,川流不息,一往無前;而永不停歇的歌唱,也跟隨著河水一起,奔瀉前行,指向一片廣袤遼闊的未知境地。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