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阿波羅十三號》的音樂精神有些接近《光榮戰役》,使用如此唯美悠遠的手法來描寫剛毅,榮耀與使命,是詹姆斯?霍納才做的出來的手筆,與《阿波羅十三號》同一年的另一部霍納配樂作品《英雄本色》,雖然呈現完全不同的時空質感,但在此類情緒的刻劃上,顯然同樣脫胎自《光榮戰役》的優美神韻,在《英雄本色》中,霍納進一步呈現了脫俗的地域色彩,使《英雄本色》不至淪為《光榮戰役》的仿作,同樣的,在《阿波羅十三號》中,霍納也進一步的將動作音樂手法,作了更凌厲,更具氣勢的變化,寫出極具突破性的成績,這也使《阿波羅十三號》不會只是另一部《光榮戰役》的翻版。
在這張原聲唱片中總共只收錄了七首霍納的配樂作品,其余有一大半都是片中選用的既成音樂,另外有不少電影中的臺詞也收錄穿插其間,這樣的原聲唱片制作方式并不少見,比較出色的例子如范吉利斯的《銀翼殺手》,至于《阿波羅十三號》則是比較無趣的例子,大概是因為這部片子選用的既成歌曲比較不對我的味口,部份音樂其實在其他復古背景的電影,如《回到未來》中也使用過,因此實際上我只把焦點放在七軌詹姆斯霍納的配樂上,而我也寧可這是一張更完整些的純器樂原聲唱片。
詹姆斯?霍納譜寫了三段十分優美的主旋律,三個主旋律并結合成一首十分出色的終曲,霍納在人聲和電子音樂的運用上,有如在《光榮戰役》的終曲中,加上《真愛一世情》里優美的吟唱,效果十分別致,這樣的作品后來也進一步在《鐵達尼號》中大肆運用,不過在《鐵達尼號》中顯得更精致,卻也更匠氣了,甚至變得有如“恩雅”式音樂的翻版,反而在《阿波羅十三號》或《光榮戰役》中的作品要來得更富原創色彩,三段主旋律互相編織,旋律作曲都極為優美動人,霍納總是用最細致唯美的語調來歌頌英雄與傳奇。
Main Title以清亮的小號,柔美的刻劃出登月使命的榮光,有軍號樂的軒昂英氣,卻一派柔美與優雅,是十足霍納氣質的作品,這個充滿使命感的主題,也作為整個配樂的主軸貫串全場。The Launch與Re-Entry And Splashdown分別描繪大空船的升空與返航,三個優美的主題旋律在這些情節中發揮出十分動人的效果,霍納一反在電影中描寫太空任務時常見的霸氣手法(如威廉斯的《太空夏令營》、比爾?康堤的《太空先鋒》或崔佛?羅賓的《世界末日》),反而以十足感性唯美的樂章鋪陳,效果極為清新迷人,其間幾段制造緊張氣氛的音樂片段,更是展現了豐富的戲劇張力與器樂作曲實力,有些甚至在《鐵達尼號》中也故技重施,而實際上,管弦動作音樂上的突破,正是我個人覺得霍納在這張作品中最令人驚喜的部分,除了上述曲目之外,描寫登月任務受挫的Mater Alarm也是動作音樂上的精彩作品,可想而知,這段音樂揚起時正是湯姆?漢克要說:Houston,We Have A Problem!的時候了,這段作品的氣勢十分緊迫,但作曲上十分穩健,類似的手法也在《鐵達尼號》與《彗星撞地球》時重現。
另外兩首作品In to Lem和Darkside of the Moon,在作品氣質上較為幽暗感傷,但亦有不錯的表現,特別是Darkside of the Moon的人聲運用有十分特殊的效果,讓人猶如飄浮在無垠的空虛中,卻又有著一股迷惑且憂傷的美感。
整體來說,詹姆斯?霍納主題旋律的優美不在話下,幾段動作音樂的創作更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而且這樣的動作音樂風格也從此成為霍納的拿手好戲,不僅適用于太空船故障,也適用于豪華渡輪沈沒和地球遭彗星撞擊,不只是稍加變形,甚至也不惜“原裝進口”,The Launch與Re-Entry and Splashdown就有不少片段都“直接”出現在《鐵達尼號》中,對于更熟悉《鐵達尼號》的觀眾來說,或許反而要誤會是《阿波羅十三號》創意不足了。(By Loyalwise Ye 1999/9/3)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