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駛向北京的列車上,清純的少女望出窗外,若有所思。美國求學歸來,王菲一張名為《Coming?Home》的專輯無聲無息被擺上了貨架。CD封冊的所有圖片都在北京拍攝,封面的王菲還是少女,內頁就成女郎了。著超短裙裝、黑絲筒襪,王菲游蕩在老家被遺忘的角落中。暴土的酸奶、汽水價目牌旁站著時髦的王菲,回家的王菲。聽著音樂,卻絕無香港--北京的感覺。美式風格的充斥,很有紐約--香港的說。
《浪漫風暴》、《Miss?You?Night?and?Day》,那幾年王菲的每張專輯總有幾首輕快悅耳的改編曲,這一次也不例外。唱中快板的舞曲,對于香港歌手特別是新進歌手來說就像一種必盡的義務,冷靜的王菲也不例外。這一點與臺灣有極大不同,可以說是香港流行樂商業化的一個明證?!禖oming?Home》中,王菲繼續翻唱EPO的歌曲,《這些?那些》有蕩氣回腸的感覺。對EPO知之甚少,無法作比較。我注意到王菲大量的翻唱有集中的現象。早期對EPO的百唱不厭,然后沉醉在張宇和陳小霞的情歌之中,后來的Cocteau?Twins再說。中島美雪的作品王菲也二試歌喉,其中之一就是讓其大紅大紫也是本碟中最重要的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演唱會上王菲唱起此歌全場拍掌和著拍子,足見其在港深入人心。1992年的香港樂壇是天王掌權的時代,《容》的脫穎而出對于失蹤一段時間的王菲有奇跡的味道,不過在我看來并未將專輯內的其它歌曲光芒搶盡(PS,對這首歌感受不深,不作過多分析)。相對于《容》,我更喜歡《一個不相識的約會》,盡管編配很俗氣。王菲自己坦言喜愛的那首原創英文歌《Kisses?in?the?Wind》出自杜自持之手,氣氛的渲染很成功。
從商業上講,本碟是王菲演藝生涯一大突破點,她的靈歌唱腔真正給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香港樂壇上王菲不再可有可無。
?
?
?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