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公冶長》專輯中最不具流行潛質,但是最感人的作品。
誰是“公冶長”?
公冶長,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弟子,也是孔子的女婿。懂鳥語。民間流傳著很多關于他的傳說故事,山東淄博至今保留“公冶長書院”。
“公冶長”代表什么?
公冶長,代表歌者心中的一個情結。一個關于成長的符號。公冶長是爺爺給年少的崔恕講的一個故事。簡單的故事,寥寥幾句童謠,卻在小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公冶長》講述了什么?
這首歌講述的不是公冶長自己的故事,而是作者和爺爺之間的真實故事。通過一首歌,一個名字寄托了作者對爺爺的思念和追憶。也代表了作者的童年時代。這張唱片,也是。
從“浮生三部曲”到“鄉愁三唱”
這張唱片的歌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比較流行化的情歌,如《暗戰》《369》和《黑》,第二類是感人的虛構故事,比如《瘋女人》和《人狗情未了》。還有一類側重于對浮生世態的人文關懷,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浮生三部曲”——《就算我是周星馳》《我錯了》以及《生活的顏色》;另一類就是對故鄉,對童年的情結,唱片里收錄的《公冶長》和《301國道》就屬于這類。加上作者早期的《夕陽西下》,被稱為“鄉愁三唱”。
這張唱片,無關技術,無關理論,所有旋律和歌詞發自內心,填詞人崔恕放棄了填詞的法則,不加修飾的唱出渾然天成的詞曲,卻最讓人感動。
樂評人崔恕放棄了概念和理論,用普通人的心態吟唱,反而直達內心。這才是流行音樂的意義所在。這張唱片,獻給所有在愛里一起成長的人們。
至于誰是崔恕,其實似乎都沒有那么重要了。
至于崔恕是誰?也顯得不太重要。
它可以是一個制作人,創作人,也可以是一個文人、詩人和批評家。
在這張唱片里,我們只需要記得,崔恕是一個唱作人。
一個真正用心靈在創作,并且在吟唱的唱作人。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