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專輯介紹:
《機械公敵 I, Robot》本來也許能成為Marco Beltrami的一部經典之作,不過在Trevor Jones離開項目后,被臨時找來救場的Beltrami只有短短的17天的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而且是從零開始!這對于年僅36歲的他確實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過之前2000年《終結者3 機器的起義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中他的主流風格的確定以及2004年《地獄男孩 Hellboy》中不俗的表現都證明了年輕的Beltrami完全有能力獨自駕馭整部科幻電影配樂。在《I, Robot》中,Marco Beltrami一反常態沒有把電子音樂放在首位,而是把交響樂作為主力使用,這讓很多評論家感到疑惑,畢竟對于一部講述機器人的科幻影片,電子樂能夠更好的表現機器的特質。不過在End Credits中,他用Theremin(特雷門,一種電子樂器)仿效女性聲線Solo出主旋律,實在是非常有趣而且頗為成功。
整張配樂 Marco Beltrami反復使用了大量高頻尖銳的銅管樂器,使得高八度的音呈鋸齒狀循環,而高音之間則多用活躍的重音弦樂填充,再配以強烈的打擊樂器,給人以震撼的聽覺感受。這種手法算是Beltrami效仿Elliot Goldenthal和Jerry Goldsmith兩位大師并加以揉合。這部作品還有很多成功的要素,可惜Beltrami雖然是一個極富天分的作曲家,但是在整體構架上的全局把握能力不好,沒有成功的把這些成功的要素結合在一起,這使得作品有些散、凝聚力不足,有幾首曲目明顯的意圖不明,聽不出想要表達什么或者有什么含義。動作味十足而且淋漓暢快,卻少了幾分熱情和內涵,這一點和糟糕的電影倒是有幾分相似,就如同片中的機器人一般,沒有靈魂,沒有感情??傊禝, Robot》是Marco Beltrami很棒的一部作品,很可惜沒能成為他的頂峰,畢竟17天的時間我想誰人都無法盡善盡美吧。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