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我們要大聲唱歌!用力敲鐘!
為什么要?唱自己的歌
因為?歌?要唱給自己聽
歌?要讓自己知道?我在唱什么
歌?是從我心中?生出的河流
歌?是自己的眼淚
歌?是自己的微笑
歌?是自己的懦弱
歌?是自己的勇氣
所以我們?唱自己的歌……
胡德夫?唱自己的歌
Hai-Yan?就是我們臺灣自己的藍調!
追溯民歌運動的濫觴
胡德夫是重要的旗手
他的原住民血統,促使他擺脫主流音樂薰染
轉身尋找原住民流傳千古的歌謠根源
胡德夫說:“?Hi-Yan?就是我們臺灣自己的藍調!”
聽見
胡德夫的海洋藍調?Hai-Yan?Blues
胡德夫唱游于土地與夢想之間
用歌聲與音樂讓時代蘇醒
他以飽和的聲線
琴鍵的耗弱與激情
展現社會運動與音樂創作的藝術形式
吟唱自己的生命寫照
讓我們從聽覺中不停地欣賞
改變中歷史的圖像……
如史詩般的音樂精神
臺灣要有更多的歌來呼喚
那不死的靈魂!
胡德夫用海洋藍調唱出
溫柔與敦厚?自由與叛逆!
他要唱給全世界聽!
認識胡德夫
就認識了臺灣最有力量,最溫暖
但也最深沉的聲音!
等待了三十年的音樂…經過三百多個日子的音樂制作,甚至讓人等了一萬多個日子的專輯,終于要看見它的誕生了。累積了胡德夫三十年創作的能量,而在幕后工作的我們就像生產的母親,經過苦難的陣痛,最后,這是分娩的時刻,胡德夫說:“生存,必母懷落離?!币粡埡靡魳?,是需要經過反反覆覆的思考與琢磨,無論生者,或是被生者,都在經歷成就生命的一刻。
三十年了,多少人等著胡德夫三十年了,就讓我們聽吧!
2005年的4月15日,臺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胡德夫,發表了他生平的第一張專輯:“胡德夫匆匆”,那天,臺灣流行音樂界的最高榮譽金曲獎公布了入圍名單,胡德夫當然不在名單中,評審把終身成就獎給了吳楚楚,不是胡德夫。主流和邊陲的差別無非就是如此,然而我更相信,胡德夫的成就與地位是沒有人可以超越的,他是臺灣本土歌謠最厚實的記憶。
人們習慣用?Kimbo?來稱呼胡德夫,Kimbo?卻不是英語,而是“德夫”的日語發音,他自稱自己是臺東卑排族人,因為父親是卑南族,母親是排灣族,他喜歡唱“牛背上的孩子”,在臺東大武山區放羊的孩子一旦到了臺北的淡江中學,赫然發覺滿地青草時,就想到要請父親把牛只寄到淡江來,“因為,大武山的草不多,總是要找好久才能找到讓牛吃草的地方……”這樣的心情,讓他從一位單純在餐廳唱歌的歌手,也回到故鄉為同胞爭權益和福利,擔任過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會長,推動“原住民正名運動”,還有“還我土地運動”,但是音樂畢竟才是他最基本的根,在演唱會的下半場里,不同部落的原住民歌手,輪番上臺,你聽到一首接一首清脆明亮的歌聲,你看到歌聲的火苗早已從他的手上蔓延了開來,傳承了出去!那種熱情,那種感動,讓舉座賓客都在歌聲中跳起原住民的舞蹈,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基本情懷,在紅樓熾烈地燃燒了開來。
胡德夫的歌聲簡單,樸素,沒有太多華麗的技巧,一切都仿佛從他的胸膛里直接流瀉了出來,聽他的?CD,可以感受他的磁性魅力,聽他現場演唱,卻可以感受到充沛豐盈四射熱力,那種光與熱,你還有機會感受到的,六月十一日,大安森林公園,你還有機會見證到臺灣最最傳奇的歌手─胡德夫。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