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臺灣人文音樂與商業音樂完美融合的杰作/郭子最優秀的專輯
平凡的好聽,古典的流行
華語樂壇有兩張同叫《兒童樂園》的唱片,一張是專輯一張是合輯。合輯這張是當年羅大佑重返華語樂壇并于香港開設“音樂工廠”后,以廠牌之名所推出的第三張系列合輯。第一張當然鼎鼎大名,正是收錄有《東方之珠》的《皇后大道東》;第二張《首都》相比而言則要比《皇后大道東》的影響力稍弱一點,而第三張《兒童樂團》更是“音樂工廠”系列里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張,畢竟在當時全港樂迷頂禮膜拜“四大天王”的盛況下,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還能有耐心與毅力去消化古典的袁鳳瑛,或者古今一體、東西結合的黃耀明的聲音。不過,以下要說的不是這張合輯,而是在“臺灣百佳專輯”評選中名列第六十位的個人版的《兒童樂園》。
可以肯定,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祝?!?、《忘記你我做不到》、《偷心》(張學友)、《原來你什么都不想要》(張惠妹)、《矜持》(王菲)、《春光》(黃鶯鶯)、《親愛的你怎么不在身邊》(江美琪)、《這些那些》(林憶蓮)、《答應我》(李玟)和《現在以后》(童安格)依然會成為華語樂壇經典的作品而不斷在電臺、K廳、聚會、Party等等場合唱響下去。在經過歲月的打磨后,經典的旋律也就愈發會顯得金光點點。而更未來的未來,當這些散落的經典,終究無法拼湊起對一個歌者圓滿的記憶時,那么這張《兒童樂園》的唱片必然會挺身而出,將一個名叫郭子的音樂世界繼續流傳下去。
從郭子給他(她)人做嫁衣的作品來看,他雖然是個很古典、很傳統,甚至是有點古董式的創作者,但是他總是能將優美的旋律與城市人對待情感那種細膩又敏感心理,結合得非常的自然與巧妙。他的許多作品雖然不會突然爆發,給人一種刺痛的感覺,卻又總是像涓涓細流那樣,于一種漸漸的狀態中逐步將情緒合情合理、循序漸進的引向高潮,就像一部結構巧妙的小說,要的總是那種引人入勝、步步為營的效果。但是,為他人寫歌,總會因為作和唱之間的磨合,多少損失創作者原初面面俱到的營造,而且過于考慮演唱者的聲線與氣質,也會讓創作者的入戲程度因人而轉移。這就好比一個再好的演員,讓他去演別人的角色,即使演得再好,那也只是一種再造,而非完完全全百分百的創造,屬于自己最好的角色,永遠只是真實的那個自己。對于一個歌者來講,同樣如此。
《兒童樂園》正是郭子為自己準備的一部完整又私我的音樂作品集,它并非一些好旋律的簡單堆積與拼湊,它是一個前后連貫、主題統一的故事。所有的目標都指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的那座兒童樂園,那座填充人們幼時記憶,和成長后與現實世界觸碰時產生失望無奈等情緒時的避風港。怎么樣,老套吧?No!這叫人性,這叫平凡之中動真情。每個人也許都能搞出一遍只屬于自己的后現代故事,可以弄得旁人暈頭轉向、云山霧罩,如《2046》。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將世人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故事寫得既有個人感情,又能讓一個時代所共鳴的?!秲和瘶穲F》正是這么一個平凡卻通及人性的音樂故事。
旋律當然還是刻有郭子印跡的手筆。從《都市的早晨》那種很具有朝霞氣息的健康與清新的音符中,故事就這么開始了。深厚的舞臺劇寫作經驗,總是讓郭子的旋律擁有同時代許多音樂人所沒有的大氣和華麗,雖然同樣是情歌和都市小品,他在作品中不露痕跡的詠嘆調式的小技巧,還是讓他的作品總是會脫離小家碧玉的格調而奔向陽光燦爛的日子。同樣,在這個平凡人的記憶故事里,他除了在作曲上的細膩外,亦不乏用一些雅俗共賞的多元編曲方式,將整張唱片顯得多樣而不乏味。不過手段還是自然而然的,雖然沒有另類和先鋒的實驗元素,但Pop Rock的《字里行間》、“百老匯”式的《立可白》、齊秦式民謠的《親愛的媽咪》、一點點“巴洛克”的《關于離別》、Blues與Funk結合的《我或許就這樣離開你》、Swing感覺的《美麗星期天》以及舞臺劇效果十足的《舊夢葬禮》,卻無一例外的全都觸碰到了文藝與都市主流情調交匯時最佳的感性G點。
這張唱片發行的1990年,恰恰是臺灣樂壇從人文音樂走向商業音樂的轉折期,而郭子和伍思凱等同時代的音樂人一樣,在具有文化和商業敏感雙性的創作思維中,一起將兩者融合的音樂推向了至高點。這張唱片正是這樣的杰作,它要比純粹的商業音樂更有人性與人情味;亦要比搖滾作品更溫和、更抒情;也比民謠多一份精致、多元和細膩的可聽性,雖然這種完美最終被商業操盤手利用而成就了之后臺灣商業音樂的盛世,但卻不能因此就否定了流行性、感性與人文的結合,這條優秀流行作品創作永遠的正道。當然,人間正道總是滄桑的!
還是那句話——流行并不可恥!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