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施孝榮是第三屆金韻獎優勝歌手。師大體育系畢業的他,擁有排灣族之血統;與生俱來的渾厚嗓音,讓他在詮釋關於家國之情及民族意識的歌曲時,總是特別得心應手。
施孝榮在新格時期,除了《金韻獎第五輯》的〈歸人沙城〉以及《第八輯》的〈易水寒〉、〈沙城歲月〉等單曲外,還出版了《施孝榮專輯》、《俠客》、《千年之旅》、以及《你的眼睛》等四張專輯。與新格約滿以后,透過殷正洋的介紹,轉往上揚唱片發展,出版了《來去之間》和《現在的我》等專輯,同時并參與多部《報告班長》系列電影之演出。
早在新格后期的專輯中,施孝榮即已逐漸展現音樂製作上的長才。而在1990年以后,他更製作了南方二重唱及MIB合唱團等多張唱片,亦頗受好評。至於近年則轉向福音歌曲的製作與傳播,并成立Sigma音樂工作室,將音樂與心靈成長作了完美的結合。
《施孝榮專輯》出版於1981年,是施孝榮第一張的個人專輯。專輯中所收錄的歌曲,水準極為整齊。詞曲作者包括了陳輝雄、許乃勝、蘇來、張志亞、靳鐵章、鄭華娟、李子恒、陳云山、李建復、鐘麗莉、陳揚等名家,共同替施孝榮打造出適合其嗓音表現的歌曲;同時,編曲也在陳志遠和陳揚的通力合作下,以龐大的管弦樂團編制為基礎,并配合國樂作為妝點,呈現出令人驚喜的氣勢與風貌。
〈中華之愛〉是繼〈龍的傳人〉后,在當年臺灣困窘的國際情勢與氛圍中,給予許多人情緒上出口的經典作品;而這類型的歌曲,也只有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才得以創作而成。同時這首歌曲也是當年臺視八點檔連續劇《江山萬里情》的主題曲。
〈拜訪春天〉和〈攏上浪痕〉,則分述了對山地以及漁村的情感與懷想。特別是李建復譜曲的〈攏上浪痕〉,施孝榮在裏頭的哭腔表現,將漁家與海搏斗的宿命做了極好的呼應。靳鐵章的〈天地一沙鷗〉及李子恒的〈展翅穹蒼下〉,則將年青人的鴻鵠之志寓意其中;而這兩首歌曲曲式的進行,亦呼應詞意的表現,呈現大器開闊之勢。
以自然暗喻人生無常,唯有氣節常存,陳云山的〈赤璧賦〉,以及李子恒的〈奔流〉,施孝榮的豪氣將這兩首歌表現的極為貼切;張志亞的〈往明月多處走〉、徐志摩詞鄭華娟譜曲的〈月下雷峰影片〉,以及蘇來譜曲許乃勝作詞的〈昂首歸來〉,則是專輯中的抒情小品佳作。至於施孝榮作詞、陳揚譜曲的〈邀舞〉,是編曲極為精彩的一首歌曲:新格合唱團的龐大合聲及擊掌效果及其自由奔放的吟唱方式,將舞蹈的愉悅如行云流水般表現的恰如其分。
本張專輯獲得民國七十年金鼎獎唱片製作獎,而專輯中的〈中華之愛〉同時也讓許乃勝、蘇來以及施孝榮等三人,分別獲得該年度金鼎獎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及最佳演唱等三項殊榮。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