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這支來自蘇格蘭的五人樂隊由兄弟Chris?Deveney和Gary?Deveney、Laura?McFarlane、Paul?McGeachy以及Ryan?King組成,他們原本是兄弟、朋友或同事,與諸多有名或無名的樂隊一樣,共同的興趣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組隊之后他們先后為The?Pixies、Smog、Britsh?Sea?Power和Arab?Strap做為暖場,并很難得地贏得了一向挑剔的英國非主流樂迷的青睞。而《Wolves》自發行之后更是在評論界捷報連連,一路過來完全沒有低于四顆星的評分,《NME》更是夸張地寫道“他們是格拉斯哥的Arcade?Fire,這張專輯比任何Belle&Sebastian的作品都要精彩”?;蛟S你和很多人一樣對《NME》近些年來頗為不負責任的炒作行為深惡痛絕并對其評論不屑一顧,不過,當你聽過MLN之后會不得不承認這次《NME》的贊揚一點也不過分。?
MLN以Folk為經,以Post-rock為緯,再兼用多種Indie?pop/rock與Alternative的多種手法,混制出一種相當特別的音樂。對于一個樂隊來說,要把這種本應不土不洋的東西弄得順耳已經很不簡單,更何況MLN還做得如此精致巧妙。你能在他們的音樂中聽出Belle&Sebastian或Tinderstick深刻的影響,但更加唯美、內斂與疏離,你也能從中辯認出Mogwai或Sigur?Ros的痕跡,但更加溫暖、和煦與親切。這就是MLN,當民謠遇到后搖。?
配器方面,《Wloves》削弱了吉他的主導地位,用小提琴、手風琴和木琴來填補因此造成的聽覺空缺,再以力道與技巧并重的打擊樂貫通始終,讓專輯中大段大段落的純器樂演奏顯得優雅而大氣。人聲方面,主唱(暫且算他是主唱)的聲音并無特色,像這種略帶鼻音的憂郁男聲在英國是一抓一大把的。而MLN的明智之處也在于此,他們似乎明白僅靠一條單薄的專線是無法支撐起自己宏大的音樂效果,因此大量地使用了合唱與重唱。其他幾位成員的聲音并無特色但足夠溫和,特別是在三重唱或四重唱有層次感的迭加在一起時,大大增加了人聲的感染力。
我一直認為,配器和人聲可以展現藝人的技巧與才華,這是藝術表現的必要手段,而藝人的音樂理念卻中能通過創作與編曲彰顯,這才是藝術得以升華的途徑。在這方面,MLN做得也相當不錯。
MLN的音樂和他們的名字一樣恰若一部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小說,而且是一部意識流的小說。正如你無法預見小說的情節一樣,你永遠無法推測出一下秒MLN的音樂會怎樣發展,但當這些未知的音符刺激到你的耳膜時,你又會發現它是如此的合情合理、妙不可言。比如第一首“Ghost?In?The?Gutter”,用溫柔的吉他導入,接著小提琴和木琴先后迭加進來,又由精巧的鼓點控制著節奏并將樂曲逐漸推向高潮,在長達4分鐘的酣暢淋漓之后又不緊不慢的綴上了兩段人聲作為結尾,非常規的編排直接攫獲了聽眾的興趣。又比如單曲“Sister?Sneaker,?Sister?Soul”,開頭部分會讓所有的人誤以為這是一首belle&Sebastian式的二流歌曲,當樂曲進行到中段時適時出一了悠揚的小提琴,然后又活生生的嵌入一大段My?Bloody?Valentine式的器樂演奏,當你正沉醉其中時MLN又把你打撈起來回復到一個典型的民謠尾聲。再比如“The?Job?Mr?Kurtz?Done”中間巧妙的銜接了一段歡快的華爾茲和“When?We?Were?Wolves”中獨特的合唱與打擊樂精準的控制相輔相成。就這樣,MLN以他們跳躍式的音樂思維讓聽者跟隨其無理而玄妙的樂曲結構深游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歌詞,據說MLN的歌詞極富詩意,被英國的一些歌迷吹得天花亂墜,不過筆者由于諸多主觀能力與客觀條件的限制,不能也沒有能力在這里具體分析了。?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