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先秦典籍《呂氏春秋》里說:「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到底遠到哪里,恐怕早已不可考了。唯一知道的是發展至今,音樂已形成了多種流派、多種風格、多種表現形式,所以說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萬事如此,音樂亦然。追根溯源,音樂源頭如河之淵源,音樂發展如河之流長,上古之時,河道單一筆直,人們唱歌不過是隨性而發,只有單調的歌聲,或者單調的樂曲,而后漸漸發展,河流分支愈多,人們也發現歌聲與樂器結合,能產生更動人的音樂,于是出現簡單樂器伴奏,再然后便有多種樂器伴奏。人聲與樂器伴奏相結合的形式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色,人聲與樂器互相配合,各自揚長避短,對音樂進行了完美演繹。
繼《箏鼓》榮獲發燒天碟最佳音效獎后,又一杰作《人聲、鼓精多重奏》帶來全新感受:概念顛覆傳統,主題更加突出,豐富內容展現視聽饕餮盛宴!
本專輯精心篩選了部分傳統經典曲目,采用人聲獨唱、合唱等表演方式,并用小提琴、大提琴、薩克斯、二胡、無膜笛、葫蘆絲、吉他、笛子、琵琶、古箏、貝司、大鼓、民族鼓和各類打擊樂器等樂器進行演奏配樂,用和聲、多重奏等不同的表現形式重新詮釋了經典作品的內涵,給傳統曲目賦予了新的生命。在整個表演過程中,人聲貫穿始終,不同的樂器交替出現,不同的音色層出不窮,演奏過程層次分明,起承轉合流暢自然,尤其在每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各種樂器齊鳴,氣勢恢弘,如萬馬奔騰,絕不亞于現代交響樂。之所以以全新的形式對傳統經典曲目進行解讀,是希望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內容,盡量渲染曲目中的感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一些精神層面的新東西,并將這些新東西以人聲獨唱、合唱、和聲、多重奏的新形式完整的呈現出來,用音樂的精髓來觸動人的靈魂。
本專輯所奏曲目由優秀音樂人余鏡廣編曲,馮漢忠編曲制作及錄音,以上兩位已具有30多年音樂制作經驗,經他們精心編曲制作,音樂層次清晰,每一個樂器都能清楚體現出來,百音齊發而主次分明,樂器間的差別與配合在本專輯中表現得尤為完美。眾多藝術家的聯袂加盟,更為本碟的演繹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專輯在廣東花仙子標準錄音棚錄音,采用了192K 24BIT的高級錄音設備,實行定點錄音,突出音色的木質感,大空間更具有強烈空間感、現場感,音場寬廣,音色流暢,以最完美的技術和狀態呈現出最好音質,而編曲采用傳統的音樂理念與現代打擊樂、傳統打擊樂相配合,務求給廣大音樂、音響發燒友新的感觀享受。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