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從內斂迷蒙到暴烈張力,祭出充滿思潮起伏的搖滾氛圍?!?香港的獨立音樂刊物【音樂殖民地】主編袁智聰)「準備好大吃一驚了嗎?這是一張臺灣本土樂團的錄音專輯!光聽前兩首歌就讓人覺得這次他們做到了所有自己能做的、該做的、還有一些別人沒做到的!多年來我個人對這個團的期待似乎開始修成正果了,干的好!別廢話,買這張CD,去看他們的表演,更成熟、更瘋狂的光景消逝會讓我們的這個獨立音樂圈更有趣?!?Tizzy Bac 哲毓)
「完整的編曲,完美的融合,完全的感動,這絕對是我今年專輯首選!!!」(閃靈、Infernal Chaos小黑)「當窄褲小子與金屬大叔不再分彼此的EMO時刻,也許是臺灣同類型樂團中最成熟的光景消逝,將再度讓他們血液沸騰、耳膜破裂、脖子酸痛!」(甜梅號昆蟲白)
自我、沉溺、矛盾、冷漠、迷失、孤立、不知所措,這種種負面的心路歴程可以輕易的從光景消逝的歌曲中找到,然這都是充滿了自省精神與批判態度的結果,正如他們最新專輯的名字【在眼淚中看見希望】一樣,受過創傷的人站起來更加堅強。當普羅流行文化已把所謂「正向能量」推向廉價的陳腔濫調之際,聽到像光景消逝如此的務實的低調能量,委實令人思緒纏結。
音樂上光景消逝有比之前更趨成熟的呈現,密不透風的彈奏奔放出強勁熱情的聲音,他們以基本的樂團架構帶來層次復雜的編曲,在舞臺上四人以熟練的演出默契征服聽眾,無論是阿涵和阿杰兩把吉他的彈奏對話,或是阿杰時而婉約時而激昂的歌聲,再加上貝斯手老哥肆無忌憚的screamo和鼓手依穎緊湊的明朗節奏,營造出一種令人難以言喻的共鳴,這類樂手與聽眾的神秘連結,可輕易的在光景消逝的音樂會中觀察得到。對于任何一個音樂創作人來說,第二張專輯比過去與未來更重要。成軍七年的光景消逝,距首張專輯【A Vow We Made】相隔了三年之久,以慢功細磨的獨立音樂制作態度,做出了現在這張水平超越的作品。光景消逝透過這張最新專輯,以更沉穩的彈奏技巧與更成熟的詞曲創作,跟聽眾建立更密切的關系,從歌曲中互相想象出沒有規范的情境與人物,藉層疊的音場聽眾可自由架構天馬行空的畫面,卻無傷光景消逝音樂的本質。這也許正是當年他們如何打動了【練習曲】導演陳懷恩,在一部描述聽障青年的故事用上有強烈對比的光景消逝之作品。從光景消逝的最新專輯【在眼淚中看見希望】的作品中,只要用心聆聽,大概不難獲取類似的感動。(摘自網絡) ?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