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在這個唱片之前首先說說德國前衛音樂家Heiner Goebbels(海捏爾·戈貝爾斯),這位著名頗為學院派氣質的實驗音樂家多年來一直為ECM公司保持著高質量的前衛音樂水準,盡管ECM并不擅于此道。1992年,他與前衛薩克司風手Alfred 23 Harth(阿爾佛雷德·23·哈瑟)合作,在地下前衛爵士廠牌Evva發行了一張以自由爵士與采樣拼帖結合為主的專輯《Goebbels Heart》(戈貝爾斯之心)。專輯的最后一曲便是著名的長達十六分鐘的《Peking-Oper》(京?。?,當時,人們紛紛質疑它的形式,因為人們還不了解其中真正的精華。而后Heiner Goebbels特地寫了一篇相關的短文介紹這首作品的內容由來,人們這才恍然大悟。 《Peking-Oper》是以革命題材京劇《沙家浜》為主要素材而創作的即席演奏與聲音拼帖結合的作品。它的開頭是京劇過門片段的反復,然后 Heiner Goebbels用他的理解來演奏二胡,簡單的音階,還有刮蹭的音效。隨后他采樣了戲文念白,演奏二胡高音的部分,再次混入原始的聲音素材,加上 Alfred 23 Harth用薩克司風吹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主旋律,作品漸進高潮。曲過一半,Heiner Goebbels安排了阿慶嫂的出現,事后他解釋說他個人的確對《沙家浜》這部戲很感興趣,其中阿慶嫂是他最喜歡的角色。我們可以在這部分中聽到 Alfred 23 Harth用薩克司風擬音的京劇念白,而Heiner Goebbels又不失分寸的引入拍節;作品變得音景化,鑼鼓點與鋼琴結合,銜接處混上電氣的音色。最有意思的在結尾,Heiner Goebbels用西方傳統打擊樂器演繹京劇中的鑼鼓點,他說,“京劇中的打擊樂器快速而不混亂,我很贊嘆這種表現方法?!?《Peking-Oper》這首作品影響了后來很多熱中于此的前衛音樂家,其中就包括日本當今最為重要的實驗音樂家大友良英。大友良英與其女友,同是日本最優秀的實驗音樂家松原幸子等人組建了一支十分實驗性的即席演奏團體——Ground Zero(隊名出自華盛頓的一個宣揚毀滅爆炸的恐怖組織,原意為“大爆炸后一切皆無”,而“911”事件后,它又被覆蓋上了新含義)。Ground Zero于1995年出版了一張名為《Revolutionary Pekinese Opera》(革命京?。┑某?996年于英國著名實驗音樂廠牌ReR再版做全球發行,故多數地方默認為1996年),它以Heiner Goebbels的《Peking-Oper》為原型,對其加以豐富和改進,形成了這樣一張內容更加充實的唱片。Ground Zero在向致敬Heiner Goebbels的同時,根據自己的特點,更為鮮明的表達了對這些中國元素的獨到觀點。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