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五臺山普壽寺,坐落于山西省五臺山市臺懷鎮東莊村南端,創建於北宋,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重建後,成為五臺山十大黃廟之一。一九九一年由如瑞、妙音兩位法師創辦中國五臺山尼眾律學院。
新建的普壽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積一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平方米。寺內分為東西兩院,東院偌大,前面為非常秀麗的漢白玉牌樓,下層為青磚砌筑,上層為木構建筑,單檐五脊頂,四出廊。山門正面額上嵌一書有「普壽寺」三字的石匾。西院一進四個小四合院,第一為天王殿院,正面為天王殿,三開間,單檐歇山頂。殿內正中置木龕,供石刻彌勒佛,背面供彩塑韋馱將軍,兩山間彩塑四大天王。天王殿兩側為鐘鼓二樓。東西樓二十四間,東配樓為客堂,墻上掛著名人字畫,其中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書寫的一副對聯「恒順眾生究竟清涼普賢道,勤修梵行愿生安養壽僧祗」。
第二院為講堂院,正面講堂五間,單檐卷棚頂,內置排排桌凳,是學僧聽課的教室。東西配樓二十四間,為僧舍。東北角耳房為祖師堂,內掛通愿法師的法相,并供有通愿法師舍利塔,通過小鏡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舍利。
第三院為普光明殿院,正面為普光明殿,三開間,重檐歇山頂。內供木雕「西方三圣」,中為阿彌陀佛,右為觀音菩薩,左為大勢至菩薩?!肝鞣饺ァ姑鏋楣┚挼橛穹鸷蛶Ъ~鑄文殊像。東西配樓,計二十八間。
第四院為五觀堂院,正面為二層樓房,上下各七間。一層為五觀堂,是僧人食齋的地方。門旁聯∶「有戒德,知慚愧,斗金易化;不學修,無行持,滴水難消」。二層為法堂,內置一排排蒲團,是僧眾坐禪念佛的地方。東西配樓,計有二十八間。
普壽寺窗明幾凈,清靜幽雅,學修并重,清規整肅,是中國佛教道風的典范,是培養尼眾僧才的搖籃。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