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贊菲爾1941年出生于羅馬尼亞巴恰雷斯特市,小時候跟隨父親放羊,原本沒想過今后的一生將和音樂結緣。小贊菲爾學會的第一件樂器是手風琴,經常在當地的吉卜賽聚會或鄉親的婚禮等場合上露一手。1955年他得到巴恰雷斯特音樂學校的一個入學名額,但該校的手風琴專業因故停辦,無奈之下,贊菲爾改修了鋼琴和排簫專業。就這樣,贊菲爾的音樂課從中學讀到大學,也從羅馬尼亞讀到了巴黎,其間他接觸了大量的民族音樂,當過民謠室內樂團的指揮。贊菲爾自行動手對排簫進行改制,使之更適合于現代音樂的表現。以前歐洲人對排簫的認識源于莫扎特的歌劇《魔笛》中帕帕杰諾的詠嘆調《我是個快樂的捕鳥人》,是贊菲爾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印象,排簫不再是粗糙、單調、只能發出幾個音符的類兒童玩具,而是表現力豐富、音色優美的現代樂器。六十年代,贊菲爾與法國輕音樂大師贊姆斯?拉斯特展開合作,一張名為《天堂鳥》的輕音樂天碟把悠揚飄逸的排簫定格在千千萬萬個樂迷心中。八十年代,贊菲爾出版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排簫音樂唱片,特別是他用排簫改編吹奏電影音樂獲得巨大的成功,用風靡全球來形容也不過份。贊菲爾的成功不僅提升了排簫在樂器領域里的藝術地位,而且間接導致了排簫藝術的繁榮局面,越來越多的排簫演奏家相繼出現就是明證。除了為數眾多的個人專輯,他也參于了許多電影配樂的演出和制作,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四海兄弟”中那段雄渾悲壯的主旋律!贊斐爾是將排簫帶入流行領域,讓大眾更能領略其神妙之音的最大功臣,稱其為“排簫之神”一點也不為過。但若說贊斐爾是潘神轉世,似乎又低估了他,因為除了愛戀,他所吹奏出的排簫聲還能詮釋出多面向、多層次的情感,本輯收錄多首他個人的創作曲及改編自羅馬尼亞的民歌,或深情、或浪漫、或平和、或活躍,隨著那悠揚的簫聲,羅馬尼亞熱情的人們、青翠的草原仿佛從眼前一一略過,讓你也能觸及那令贊斐爾沉醉思念的美麗家鄉!八十年代,贊菲爾出版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排簫音樂唱片,特別是他用排簫改編吹奏電影音樂獲得巨大的成功,用風靡全球來形容也不過份。贊菲爾的成功不僅提升了排簫在樂器領域里的藝術地位,而且間接導致了排簫藝術的繁榮局面,越來越多的排簫演奏家相繼出現就是明證。這些熟悉的歌曲改由排簫來唱主角,經過Zamfir的精心改編和演繹,散發出全新的魅力。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