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民歌黃金年代第二屆金韻獎冠軍歌手一鳴驚人奠定首席華語美聲派女歌伶專輯
學院派出身華語樂壇創作大師李泰祥巧妙結合古典與流行音樂語匯的史詩巨作
三毛羅青蓉子等文詩壇名人跨界助陣之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第三名作品
專輯收錄歌曲《歡顏》榮獲1979年第十六屆金馬獎之“最佳電影插曲”殊榮
1978年就讀于臺大人類學系的齊豫,以一首?Joan?Baez的“Diamond?And?Rust”獲得第一屆“民謠風”及第二屆“金韻獎”的冠軍。在出版過《民謠風第一集》《鄉間的小路》以及》《金韻獎第三輯》《春天的故事》兩首單曲后,其清亮且飄渺悠遠的嗓音,得到李泰祥老師的賞識,旋即參與由其制作,于1979年新格唱片所出版,堪稱民歌時代之經典作品《橄欖樹》專輯唱片。
《橄欖樹》是齊豫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專輯同名歌曲,是李泰祥和作家三毛在民歌時代所共同合作的經典之作。一位是開啟古典與流行音樂結合濫殤之音樂大師,另一位則是首開異國寫作風情而揚名文壇的暢銷作家;在樂以載詩的瑰麗年代中,共同將音樂與文學織錦出一段美的執著與追尋。
李泰祥早在歌林《金曲獎》時代,即以“逸之青”之名發表了包含《不要告別》、《雨聲》等數首流行歌曲,《橄欖樹》也是這批最早發表的曲子之一。李泰祥偏好以詩入歌的作法、再加上其學院的出身背景,成功地將古典音樂語轉化成為流行商業作品而不落俗套,也使其音樂在民歌浪潮里,自成一派芬芳。
專輯中,除了《橄欖樹》之外,屠忠訓導演,胡慧中主演電影《歡顏》的同名主題曲,插曲《走在雨中》,以及相關電影配樂,亦為一時之選。另外,以詩人羅青和蓉子的詩作入歌之《答案》以及《青夢湖》,也將華語流行歌曲帶入另一清新且雋永之境界。特別是《答案》一曲,透過齊豫悠遠的歌聲與弦樂的交相呼應,將人生難解的課題以不斷反問的型式呈現,更是撼動人心。
除了齊豫天籟般歌聲,專輯的另一成功之處,在于大編制管弦樂隊的伴奏,以及李泰祥以古典為基礎的扎實編曲功力。在眾多專業嚴謹且具古典學術背景的音樂工作者通力合作下,將這張專輯呈現出別于民歌時代一般唱片的精致感,同時,這張唱片也開啟了日后李泰祥與齊豫長期合作的一段機緣。重新聆聽這張專輯,在這個國語流行歌壇極速朝向主流商業市場靠攏的年代里,令我們對于這樣嚴肅且用心制作唱片的態度以及歌者,益發想念。
本張專輯中之歌曲《歡顏》,獲選為1979年第十六屆金馬獎之《最佳電影插曲》;另專輯亦獲選為1994年臺大人文報社所出版之《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第三名。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