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在2001年,club 8 推出第三張專輯《Club 8》,聽起來似乎多了點triphop 的味道,增強了樂器的聲響效果,Karolina 的嗓音變得平緩和低沉了許多,這些音樂風格上的小變化,倍讓人感到驚喜。下面是轉的關于 club 8樂隊的介紹:在瑞典,有撰寫美妙的旋律的傳統,所以這里產生了很多好聽的音樂,音樂人也能夠以此為生。此外,瑞典人都能說很好的英文,這也幫助他們的音樂變得國際化,所以有那么多非主流的精彩聲音通行世界。雖然瑞典是一個人口稀疏的國度,但這里的人對音樂有非常大的興趣,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玩樂器。樂隊靈魂Johan九歲的時候,所在的班上都已經開始學習演奏樂器了----除了兩個人,而他就是這兩個人之一。但他終于也走上了音樂之路。1995年,成立Club 8,96年出版第一張唱片《Nouvelle》。七年里,他們曾經在不同的唱片公司出版唱片,其中包括西班牙甜美夏日名廠Siesta公司,后來離開,選擇了DIY的自主之路,自行制作唱片,然后交由不同的唱片公司發行,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抒真我情懷。樂隊的標志是女主唱Karolina的飄逸嗓音,七年來,這把聲音在多少個寒風襲來的夜晚給無數孤寂心靈帶來一絲暖意;樂隊的主腦是Johan,他負責Club 8所有歌曲的創作和樂器,同時還和弟弟組成另一支樂隊The Acid Kings;除此之外,以音樂為生的他還擁有一間錄音棚Summersound Studio,出版了很多專供夏日聆聽的愜意聲響;最后,他還是Labrador唱片公司的要員。?Johan喜歡美國導演Woody Allen,Hal Hartly,以及當地著名作家Ulf Lundell,但Club 8的音樂并非受他們影響,而是受其他熱愛的樂隊和他們自己的生活影響。Johan最喜歡英國樂隊The Smiths,對他來說,這支樂隊開啟了另一個讓人目眩神迷的世界的大門;他深信, The Smiths為所有的Indie Pop樂隊打開了音樂工業的大門;聽到The Smiths,讓很多人大開眼界。Club 8有很多怪習慣,比如說他們不希望太出名,又比如說他們覺得瑞典當地的流行榜上多數是一些垃圾音樂。他們也從來不作現場演出,因為樂隊中只有兩個人,現場演出無法表現所有樂器,除非是事先制作音樂在現場卡拉OK或者邀請其他樂手,但這都是他們所厭惡的;他們討厭彩排,也從來不彩排自己的歌曲----“現場演奏是浪費時間,我們不喜歡、也無法在現場好好演奏”----仿佛他們生來只為在錄音棚里制作美妙的聲音。他們習慣把歌寫好后,就馬上在自己的錄音棚里錄音,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保留創作時最初始的感覺。一般來說,他們的歌曲成品做好離創作的時間最多只有一個星期,有時甚至只是幾分鐘。 Club 8的音樂風格是Anorak Pop和Easy Listening的混合體,類似的聲音我們也許聽過,從前的Sarah Record和新干線唱片公司就有很多情調動人的類似出品,但他們又是獨一無二的。根據Johan自己的形容,Club 8是:“旋律優美的,哀愁、感性、放松的(Melodic,Melancholic,Sensitive,Ease Down)”,他希望在音樂中更好地表達自己,不希望別人聽到他們時說:噢,他們聽起來象誰誰誰。每次聽Club 8,讓人覺得久違的清新聲音,總有一種傷懷的感覺,仿佛回到昔日的青蔥校園,懷念久違的面紅耳赤,戀愛大過天的天真純情。永遠的甜美而羞澀,永遠的青春期,永遠的無悔。7年過去,Club 8早已不是當初簡簡單單地玩樂器唱歌的小男生小女生,抹不去的是那股無邪感覺,還有隨年齡增長的淡淡失落。少女成為婦人,懷念當年的小男孩,眉毛烏黑、嘴唇紅潤、皮膚光滑、臉龐飽滿,干干凈凈的內向孩子,傻傻的,讓人心動。男子也不再是當年的小男孩,但再聽Club 8,就知道有人和他一樣沒有長大,一切都留在不變的音樂里。除了隨時流露的點滴感性心情,音樂是他們生命中的要素, Johan曾經自述:“Music Is The Only Thing That Affects My Life On Every Level Right Now”。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