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這張唱片的曲目依次聽來,“像一個游客從黃河上游坐著羊皮筏子到了城中央逗留幾天”。劉堃這樣對獨立音地介紹他們的新作。
比較于下一張全長和之前作品,《黃河上游》都會是一個“陌生人”。低苦艾在制作這張唱片時也有意選擇了現場錄音的方式是最大的不同。此外,他們還在去年十月調整了樂隊成員。
選擇低保真(Lo-Fi)的現場錄音其實始于創作之中。劉堃在此前接受獨立音地訪談時透露,低苦艾第二張全長的制作開始于2007年10月底,樂隊在排練中使用了自制的管樂,口弦,口琴和多種打擊樂器,一些即興而來的小品使他們決定記錄下這些有意思的聲音;同期劉堃個人也聽了較多的現場老唱片,這就是《黃河上游》的由來。按原定計劃,這張唱片的曲目依次為:“黃河上游”、“大圣”、“誰”和“雙馬鎮來客”。
在喜歡低苦艾的人之中,有很多都是從演出開始認識這支西北樂隊,詩化歌詞、地域色彩和基于民謠搖滾的本色吟唱,使那些愿意認真聆聽而無心沖撞的家伙很容易陷入低苦艾的獨特“氣場”。在兩張唱片之后,這張“涉水”而來的《黃河上游》也許會帶給你同樣的興奮。
EP唱片首批兩百張,全部收入將捐贈2008年5月遭受震災的四川汶川災民。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