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我們把女孩寫進音樂 我們唱歌給女孩聽 —— 二○○九 王嘯坤 全新創作專輯
那些你們喜歡的 不喜歡的 我都喜歡的女孩
不愛那么多,只愛一點點。
這是一句詩,一句歌詞,也是一種青春態度。
女孩、音樂。
王嘯坤告訴我們,不要愛上愛情的感覺,而要去愛愛情本身;不要愛上所謂的風格,而要去愛音樂本身。
而愛,與旁人的目光無關,只在于自己。愛音樂如此,愛女孩亦如是。
于是,就有了“那些你們喜歡的不喜歡的我都喜歡的女孩”。
三種女孩 三種音樂
王嘯坤喜歡過的女孩,喜歡過的優美旋律,都是他的私有珍藏,撥開過往記憶, 一切變得清晰可察,觸及靈魂,這就是曾經愛過的舊情人。王嘯坤稱之為流行樂。
王嘯坤憧憬的女孩,那些超越潮流的音樂,都是他對搖滾的堅持,為了精神上的不變信念,千里追蹤、死乞白賴都不能忘記的那個夢中情人,王嘯坤稱之為搖滾樂。
王嘯坤身邊的女孩,各有千秋個性十足,有那么一點火辣一點可愛一點性感一點任性,女孩們熱熱鬧鬧地扮演不同的角色,風風火火辣妹嬌娃,王嘯坤稱之為電子樂。
寫給自己 寫盡真實人生
這是一張王嘯坤寫給自己的專輯,從19歲寫到21歲。寫盡了年少輕狂,寫遍了無限可能,寫滿了不悔青春。
這些不是虛構的感受,而是王嘯坤帶來的真實人生,是經歷了冠軍的光環后兩年零兩個月的蟄伏,這真實稍有點混亂、稍有點彷徨、稍有點憂傷,但也有未被磨滅的棱角和對音樂不愿放手的堅持。
這也不僅是王嘯坤寫給自己的專輯。流行、搖滾、電子三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在這張專輯里顯得更涇渭分明。沒有所謂的音樂混搭,純粹獨立、不摻雜質、各領風騷,代表著三種姿態,在沒有所謂的音樂風格枷鎖的限制下,異常融合地出現在一張專輯中。因為不管是哪種“女孩”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懂得欣賞,寬容而博愛是王嘯坤展現給所有愛樂人的姿態。
第一次擔任專輯制作人
13首歌曲,一張創作專輯,王嘯坤從十九歲的青澀過渡到二十一歲的成熟。這個早熟的年輕音樂人,在自己的音樂里程中又扮演了新的角色——音樂制作人。整張專輯中王嘯坤擔任了9首歌的制作,從詞曲、演唱、編曲到制作堪稱全方位傾力打造,這些“女孩”寄托著王嘯坤心底最深的情懷,有些是水乳交融刻骨銘心,有些則是茫茫人海中的驚鴻一瞥, 最終她們成就了王嘯坤多情、動情、深情的真性情。
音樂與文學的跨界合作
王嘯坤的真性情也引來了文學界的跨界合作,當代著名女作家、70年代代表作家棉棉為王嘯坤的第二張專輯“獻聲”。棉棉的四段獨白分隔了三種不同音樂風格的歌曲,像是人生的注腳,睿智而隨性地穿梭在“女孩”們的“裙角”、“領口”,彰顯當代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和亙古以來人性豐富的姿態。
在這里,音樂、文學、生活以毫不矯揉造作的面貌展現,這些“女孩”素面朝天,光芒四射,清新、真實、動人。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