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已有16個年頭,2007年他首次與西蒙?拉特在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合作此部作品。直到現在,普三仍是所有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協奏曲中郎朗的最愛。巴托克《第二鋼琴協奏曲》也陪伴了郎朗超過9年,在與西蒙?拉特合作之前,他已經和杜達梅爾指揮的柏林愛樂四度聯手演出這首樂曲。郎朗認為,盡管兩位指揮家的解讀方式不盡相同,柏林愛樂卻一直奉獻偉大的演奏?!拔乙恢倍枷Mc柏林愛樂合作,他們的管樂演奏家簡直是無人能敵。即使是演奏安靜的樂曲片段,他們所表現的音樂強度也是驚人的。巴托克第二中有很多需要這樣安靜卻有力的演奏。能有機會聆聽到柏林愛樂頂級音樂家們的演奏也是件享受的事?!碑攩柤捌渌葑嗟陌姹緯r,郎朗表示自己很欣賞匈牙利鋼琴家安達?蓋扎的詮釋,有一種直達作品內心最深處的震撼力。
盡管這兩部作品極少被同時收錄在同一張專輯中,郎朗認為兩者都擁有吸引更多、更年輕聽眾的能量?!斑@兩首樂曲都極富生命力,充滿節奏感,即使在現在聽來也十分現代。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甚至有些片段可以和現代嘻哈的樂感產生聯系,巴托克的音樂語言也和許多現代前沿的實驗性音樂聯系緊密。我堅信,兩首鋼琴協奏曲對于我們現今所生活的時代有著強烈的相通之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