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柯林斯(全名Philip David Charles Collins)于1951年1月30日生于倫敦西部一個叫CHISWICK的小鎮。童年時代酷愛戲劇,曾因在舞臺劇“霧都孤兒”中出色的演出而受到好評。70年代初,菲爾·柯林斯加入“創世紀"(GENESIS)樂隊接替鼓手職位。這支以彼得-加布里爾(Peter Gabriel)為首的先鋒樂隊已成立了二、三年左右,他們的作品大多涉及社會內容,風格獨特,深得樂壇好評。 1974年是樂隊的頂峰時期,他們創作的搖滾歌劇“百老匯的祭祀羔羊”(Lamb lies down on broadway)十分轟動,門票一搶而空。之后,樂隊開始歷時半年巡回演出,其間舉行了100多場音樂會,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正當樂隊揚名四海之際,GENESIS內部發生矛盾,主唱Peter決定退出,1975年5月,樂隊在法國舉行了最后一場音樂會。就在樂隊面臨解體之際,一向在后面打鼓的Phil毅然躍到臺前擔任主唱。幾年后,樂隊只剩下3名成員,但他們繼續推出一系列新作,成績不凡。 1981年,柯林斯正式開始個人發展,并推出首張個人專輯“面值”(Face value),離開GENESIS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就成為白金唱片。單曲“今晚夜空中”(In the air tonight)獲得亞軍,專輯名列榜首。 1984年,柯林斯為電影“沖破禁忌”(Against all odds)創作主題曲,該曲不僅在美國連獲三周冠軍,而且還獲奧斯卡(Oscar)提名。1985年專輯“無需茄克”(No jacket required)推出后,在英獲得5周冠軍,在美則連奪7周冠軍,單曲“再給我一個夜晚”(One more night)也蟬聯兩周第一名。1989年推出的單曲“天堂里的另一天”(Another day in paradise)在英美迅速奪冠,專輯“鄭重其事”(But seriously)在英國連續十多個星期高居榜首。 1991年初,已過不惑之年的Phil同時榮獲美國音樂獎最佳搖滾藝術家和葛萊美最佳單曲,最佳個人專輯獎,菲爾·柯林斯的音樂事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