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搖滾在本質上來源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后朋克樂隊,雖然另類搖滾之中有很多種音樂形式,但是他們被放到了一起因為他們都有別于主流的音樂形式。另一方面,以nirvana在1991年的成功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另類流行/搖滾。在80年代,許多另類樂隊都是獨立的,因為他們的音樂形式使他們無法得到更多的來自主流的支持,這在80年代包括流行舞曲,后硬核朋克,瘋克金屬,流行朋克以及試驗搖滾的所有形式;另一方面,自nirvana在90年代變得流行以后,另類泛指所有的非主流亞風格類型,但是區分并不一定很明顯因為有些變成了主流音樂商業市場的一部分。硬核和復興朋克音樂變得比導致了80年代后期的另類流行/搖滾的流行樂更能贏得商業市場,因此90年代的另類音樂失去了一些原本另類音樂的本質特征。許多試驗樂隊的風格轉變成獨立搖滾。
Manna
Red Sky July
Jane's Addiction
NewTank
The Smashing Pumpkins
原子邦妮
Fuzzy Mood
萬能青年旅店
Mudhoney
Stone Sour
Death In June
Echo And The Bunnymen
The Goo Goo Dolls
Thrush Hermit
BoDeans
Simple Minds
Gece
Apollo 3
Midnight Oil
Harmful
Gerilja
Julian Cope
Los Bunkers
You Am I
Tim Christensen
Don Broco
New Politics
Vypsana Fixa
thenewno2
Wolf Alice
Chris Martin
Capsize
Racing Glaciers
Ages And Ages
Amaranthe
閃星樂隊
Milky Chance
玫瑰博士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