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貴州獨特的地形地貌,使她較完整地保留了很多民族原始的生活風貌。與秀美的壩子、險峻的烏江、壯麗的黃果樹瀑布并稱的是貴州燦爛質樸的民族、民俗文化。
貴州各民族的音樂與愛情、生活、勞動、宗教祭祀的關系密不可分。苗族有高亢激昂、熱情奔放的“飛歌”,也有低回婉轉、優美抒情的“游方歌”。侗族“大歌”一領眾和,氣勢磅礴。蘆笙舞風格淳樸健康,生活氣息濃郁。土家族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勞動歌、祝福歌……我們精選貴州民歌菁華,改編為輕音樂,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樂器為主奏、領奏,輔以西洋管弦樂器和電聲樂器。樂曲編、配,演奏均由國內一流音樂家完成。發燒音效,完美天成。
這些風情各異的貴州民歌無疑是新鮮的奇珍,他們將帶著山間的露水、泥土的清芳、盎然的生機,開啟我們麻木的感官,更新我們的疲憊的心靈。
多民族聚集的貴州,是一個歌舞的海洋。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苗族群眾,歷來以能歌善舞著稱,他們既有高亢激昂、熱情奔放的“飛歌”,也有低回委婉、優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質樸莊重的“古歌”、“酒歌”,其調式不一,各具韻味,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苗族的蘆笙舞、木鼓舞、踩鼓舞,動作瀟灑,風格純樸,感情細膩,舞姿活潑。黎平、從江、榕江一帶的侗族,年幼的學歌,年輕的唱歌,年老的教歌,世代相傳。侗歌大都旋律優美,曲調多樣,內容豐富,而且因詞選調,歌與詞水乳交融,既有獨唱,也有合唱。侗族“大歌”一領眾和,高、低聲部合唱,歌聲宏亮,氣勢磅礴,曲調莊嚴,音域寬闊,反映出侗族人民堅強、豪邁的性格。侗族的蘆笙舞,多由舞者邊吹邊舞,有獨舞,也有集體舞,參加人數不限,風格淳樸健康,生活氣息濃郁。黔南、黔西南一帶的布依族舞蹈有幾十種,歌有大調、小調、大歌、小歌等,且注意押韻,有“無歌不有韻,無韻不成歌”之說,歌詞多為5字或7字一句,4句或6句成一首,唱起來瑯瑯上口,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三都一帶的水族亦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常以"擺起白來成山丘,唱起歌來似水流"來贊譽自己的民族。水族的民歌又稱水歌,內容十分豐富,可分為古歌、生產歌、風物歌、風俗歌、苦歌、酒歌、情歌、喪葬歌、婚嫁歌、遷徙歌等。水族的銅鼓舞、斗牛舞、獅子舞、龍舞等亦頗有特色。黔東北一帶的土家族也喜愛唱歌,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勞動歌、祝福歌等。土家族還廣為流行擺手舞,這是一種集體舞,老幼不分,男女共歡,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規模不同,內容大同小異??傊?,貴州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風格的歌舞,它們是中國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
+ 更多內容...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